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宛转歌二首·其二》
《代宛转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刘方平   形式: 古风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0)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远去之人的思念与牵挂。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这里借用神话传说中的黄姑、织女和银河(即天上的银河,相当于人间的黄河)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远。银河在这里象征着无法跨越的阻隔,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哀愁。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九華指的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这里的锦衾则是精美的被子,但已经失去了温暖的情感。千金宝镜,象征着珍贵和清晰,却也无法吸引回那已逝去的影像。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宛转在这里指的是曲调优美,但旋律中的美好却化作了离别之痛。作者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将内心的哀愁和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这是对自然界中杨柳依依相伴的一种向往,希望自己能像杨柳一样,与所思念的人永远在一起,即便是在虚幻的梦境中。这里的玉窗,是贵族或文人住宅常见的装饰,也象征着一个温馨而美好的私密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离别情深、思念无尽的画面。诗中的意象既丰富多彩,又蕴含深沉的情感,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方平

刘方平
朝代:唐   籍贯:唐朝河南洛阳   生辰:758年前后在世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猜你喜欢

厓山感兴四首·其一

史笔重看纪宋书,天王遥傍两厓居。

千年尚蔓羌胡种,一旅谁兴夏后储。

溟海落星应不返,楼船浮国欲何如。

空馀万古英雄泪,洒向冈州忆故墟。

(0)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其九伦仪部穗石

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

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

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

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

(0)

春日宴钦桃李园续太白之兴·其三

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

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

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

(0)

喜伦右溪回十首·其七

粤山风景在南楼,久客遥看款旧游。

喜有东风双燕子,飞来帘槛日淹留。

(0)

山居菊盛开谩兴三首用唐人韵·其三

曾是瑶池入品裁,上方仙种绝凡栽。

罗浮道士朝元去,姑射真人佩玉来。

映日金缨和露缀,迎风丹袂倚云开。

何时移向柴桑里,共醉南山未拟回。

(0)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云·其五

别遣细语清秋夜,六十年来知我者。

他日星槎只向东,海花洞口寻黄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