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
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
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
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
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
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桃李争艳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生动地描绘了桃花与梨花或红或白,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绚丽画卷。接着,“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是对诗人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许与慰藉。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这一联巧妙地引用了李白的诗句,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致敬,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梦想。同时,通过“渔郎醉后迷”,诗人或许也在暗喻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可能的迷失与探索。
最后,“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日落时分,诗人独自在石桥边徘徊,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倾一斗。开笑口。天边月逆行云走。左离骚。右蟹螯。
狂吟独啸,亦足以自豪。铜芝泪冻灯花死。
挂壁宝刀光射水。拍头颅。捋髭须。
龙泉太阿,惟汝最知吾。披绣袷。挥纨箑。
卿自用卿法。声如钟。气如虹。
岂甘郁郁,长作可怜虫。人能著翅马能齧。
来犯北风去密雪。上危冈。草荒荒。
试拓弓弦,霹雳倒黄獐。
蔷薇架外轻阴,渐荡入风丝,砌成云叶。
远山尤好,隔花送上,月眉清怯。
那年今夜里,曾对个、梨涡香粉颊。
娇无语、酒入春心,脉脉意融情浃。
暑微凉浅黄昏,有半坠金钗,小开珠褶。
灯前腰柳,帷前酥玉,枕前星睫。
无端骑马去,久不见、东墙红杏靥。
空记得、泪递珊鞭,笋纤亲捻。
恰一夜、雨收濛絮。清到南轩,见山窗户。
掠水捎烟,燕雏轻俊,已如许。
学人憔悴,算只有、芭蕉树。
捲恨不成花,孤负了、东风来此。帘暮。向晚香寒处。
闷把残葩细数。朱楼望远,应懊悔、金鞭轻付。
念乡园、已入梅天,央鸠舌、催晴作主。
莫多放暗阴,蒸黦绣衫红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