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一夜、雨收濛絮。清到南轩,见山窗户。
掠水捎烟,燕雏轻俊,已如许。
学人憔悴,算只有、芭蕉树。
捲恨不成花,孤负了、东风来此。帘暮。向晚香寒处。
闷把残葩细数。朱楼望远,应懊悔、金鞭轻付。
念乡园、已入梅天,央鸠舌、催晴作主。
莫多放暗阴,蒸黦绣衫红缕。
恰一夜、雨收濛絮。清到南轩,见山窗户。
掠水捎烟,燕雏轻俊,已如许。
学人憔悴,算只有、芭蕉树。
捲恨不成花,孤负了、东风来此。帘暮。向晚香寒处。
闷把残葩细数。朱楼望远,应懊悔、金鞭轻付。
念乡园、已入梅天,央鸠舌、催晴作主。
莫多放暗阴,蒸黦绣衫红缕。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雨后景象与内心情感。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如雨、燕雏、芭蕉、香花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通过“掠水捎烟”、“学人憔悴”等描绘,展现了燕子的灵动与人的愁绪交织的场景。
“捲恨不成花,孤负了、东风来此。”这两句将词人的愁绪比作无法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遗憾和惋惜。“帘暮。向晚香寒处。”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凉意,暗示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朱楼望远,应懊悔、金鞭轻付。”这里借朱楼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后悔,金鞭轻付可能指的是某种轻率的决定或行动。接下来,“念乡园、已入梅天,央鸠舌、催晴作主。”则转向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晴朗天气的期盼,鸠舌催晴作主,生动地描绘了鸠鸟在梅雨季节中呼唤阳光的情景。
最后,“莫多放暗阴,蒸黦绣衫红缕。”提醒人们不要让过多的阴霾影响心情,即使在困难时刻,也要保持乐观,就像绣衫上的红缕,在阴暗中依然鲜艳夺目。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