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熟时天雨霜,翰林曾宿赞公房。
只今纵有黄金实,安得登之白玉堂。
作颂向来悲楚客,题书何处觅韦郎。
孝思喜有文孙在,犹解开轩咏不忘。
橘子熟时天雨霜,翰林曾宿赞公房。
只今纵有黄金实,安得登之白玉堂。
作颂向来悲楚客,题书何处觅韦郎。
孝思喜有文孙在,犹解开轩咏不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妙声在龙兴寺中看到橘子成熟,却逢天降霜降的景象。他联想到自己曾经在赞公房的经历,感慨如今即使橘子金黄饱满,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进入象征尊贵的白玉堂。诗人借橘子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后辈如韦郎般的才子能继承诗书传统的欣慰,以及对孝道的坚守,即使身处简陋轩室,仍不忘吟咏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明代禅宗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情怀。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埽。
君家兄弟不可当,列卿御史尚书郎。
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
飞禽飐将坠,行人渴欲狂。
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
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
此时方自悟,老瘦亦何妨。
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
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
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
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