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法曲》。从诗的内容来看,白居易在赞美法曲,这是一种典雅的音乐形式,代表了正统的华夏文化和审美标准。诗中多次出现“法曲”二字,强调其重要性和独特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唐朝鼎盛时期音乐文化的自豪与赞扬。
诗人通过“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等句子表达了法曲带来的喜悦和祥瑞,以及它在唐代社会中的流行与欢迎。特别是“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一句,更是描绘出一个太平盛世、音乐充满每个角落的景象。
然而,诗中也隐含着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担忧,如“夷声邪乱华声和”、“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于边疆民族音乐(胡曲)混入汉族音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警觉。白居易希望能够维护纯正的华夏文化声音,防止外来元素的侵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法曲的壮丽与美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音乐审美和文化认同的重视。通过对法曲的赞颂,白居易实际上是在维护一种文化传统和民族自豪感。
胡虏无仁义,兴衰匪百年。
如何凭气力,久欲靖中边。异类依天角,黄头住海?。
愚堪呼鹿豕,健每学鹰鹯。
猰狄时方惫,燕云耗颇传。
奸臣贪拓境,黠计落空拳。
毡毳分伊水,旌旗湿汴川。
莺花春自老,风雨夜相连。
文物东南盛,舟车蜀广联。
规模垂翼翼,鼎石赖乾乾。
五福祥光近,千龄厚泽绵。
雨晴均化日,丰穰庆秋田。
禽兽闻相噬,干戈斗欲缠。
瓜分争块壤,鼎沸逐埃涓。
亡北惟堪伺,良图盍自坚。
藩篱兼谨守,阃外勿轻捐。
晋赵非殊异,山河本浑全。
人心方激切,天道有回旋。
王佐存诸葛,中兴仰孝宣。
何当渭桥下,拱揖看骈阗。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
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
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
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蜂蝶恨,何时足。
桃李怨,成粗俗。为情深、拼了一生愁独。
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
想从今、无暇斸蔷薇,锄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