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崔十八新池》
《崔十八新池》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

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shíxīnchí
táng / bái

àijūnxīnxiǎochíchírénzhī

jiànyuèmíngfēngdìngshí

kànshuǐli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图式,表达了诗人对一处私密之地的喜爱和赞赏。"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两句直接表明诗人的喜爱,以及这种喜爱中带有一份独特性,因为这小池的颜色是鲜为人知的秘密。"见底月明夜, 无波风定时"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无风、水面平静如镜的景象,月光清晰可见池底,时间似乎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凝固了。

最后两句"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则是对这一美景的高潮描述。诗人惊叹于眼前的情景,它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水面,宛如散布着珍珠般的琉璃一般,形成了一种仙境般的幻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能力,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再现。整首诗通过对小池夜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美好事物独特情怀的抒发。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六月十五夜月下

风穿月透海藏楼,坐近虫声已似秋。

流水斗龙潮乍过,停云顾兔雨旋收。

微行士女应忘反,缟夜园林信壮游。

可惜旧情衰谢了,祇堪偃卧看牵牛。

(0)

罗掞东招集花之寺

花寺同来寺未花,却疑题榜近浮夸。

京曹尽带儒酸味,诗社休参国论哗。

二月春深偏雨雪,南城冰解屡回车。

举杯祇合催人别,自觉忧时意已奢。

(0)

移情

试探平生囊底智,却来沧海觅移情。

风涛世外才难尽,雪月樽前醉易成。

乘兴岂知千里远,弃官才信一身轻。

芙蓉城是游仙地,作主何须让曼卿。

(0)

戚元敬

南塘守蓟门,上书论边事。

七害与六失,极之以四弊。

所言诚晓畅,执政可其议。

筑台二千里,财用亦已费。

号令既严明,器械犹犀利。

不恃彼不来,恃我实有备。

在镇十六年,虏骑莫敢至。

当时遣大臣,三岁一阅视。

督抚不掣肘,诸将受节制。

乌虖谁之功,江陵方在位。

(0)

月下作

照眼溪山月色新,不辞风露湿衣巾。

千秋冷落龙州月,暂遣高楼作主人。

(0)

中秋苦热述事

古称愚黔首,亦曰毒天下。

此策今不用,科举宜可罢。

陶公论未竟,已遭肉食骂。

驱之侥幸途,风俗焉得化?

矧兹灾流行,秋暑酷于夏。

万人在狴犴,僵仆相枕藉。

疫来犹防之,何故反见迓?

区区鼠且腐,岂足鹓雏嚇。

更莫嘲陈生,逃威入鸥榭。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