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其一》
《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尹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十年学道与方迷,退守真惭老氏溪。

下士谁抽青笈秘,高贤久作碧山栖。

三江采秀常舟楫,五岳寻仙独杖藜。

强托著书能暂许,五千文字定传西。

(0)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研习道术却仍感困惑,选择退隐山林以求真谛的境况。首句“十年学道与方迷”揭示了诗人对道术探索的执着与迷失,暗示了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困惑。

次句“退守真惭老氏溪”借用老子的典故,表明诗人自愧不如老子那样能够超脱尘世,选择在清静的溪边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惭”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谦逊之情。

第三句“下士谁抽青笈秘”借用了道教典故,青笈代表道家秘籍,暗示诗人试图从道家经典中寻找答案,但又感叹自己并非领悟高深之人。“下士”一词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知识的渴望。

第四句“高贤久作碧山栖”则赞美那些已经选择隐居的高人,他们如同隐居于翠绿山峰的贤者,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第五、六句“三江采秀常舟楫,五岳寻仙独杖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河之间泛舟探寻真理,以及在五岳间徒步寻访仙踪的画面,展现出他对道的不懈追求。

最后两句“强托著书能暂许,五千文字定传西”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仍希望能通过著书的方式,将所学的五千文字(暗指《道德经》)传播开来,哪怕只是暂时的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道术的深入思考和个人修行的历程,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道家文化的决心。

作者介绍
尹台

尹台
朝代:明

(1506—1579)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猜你喜欢

小园落成自题·其七退思书屋

十二重阑阻,环房出入迷。

茶烟当户袅,竹影拂窗低。

壁画蝉联叠,案书鳞次齐。

安排纱障子,便可号香闺。

(0)

秋雨

阴酿连朝雨,秋声滴碎天。

墙阴苔色古,池面水纹圆。

韵入蕉窗里,凉生笋簟先。

闭门无个事,身倦枕书眠。

(0)

题兰墀二嫂如舟室

如舟小屋远尘喧,别是人间一洞天。

红艳花光轻泄露,绿连槐影淡浮烟。

闲眠小榻疑停桨,醉倚虚窗当叩舷。

爱此数椽随意构,息肩容膝乐悠然。

(0)

冻禽塌翅飞,模糊见人影。

林寒夜开未,一院古苔冷。

(0)

咏游丝

娇难著雨弱随风,似有疑无入望中。

高拂楼台低绕径,春光牵惹过墙东。

(0)

山中杂吟·其六

空林寂无人,清言共谁订。

流水涧中鸣,泠然动我听。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