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人来报使旌,暗中吾自数归程。
相逢岁晚翻疑梦,忍说春来又卜行。
风雨幽怀何处写,江天病眼此时明。
夜来春意知多少,步到前庭问紫荆。
几度人来报使旌,暗中吾自数归程。
相逢岁晚翻疑梦,忍说春来又卜行。
风雨幽怀何处写,江天病眼此时明。
夜来春意知多少,步到前庭问紫荆。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的《喜仲脩弟奉使便道抵家》。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弟弟归来的心情与期待,以及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首联“几度人来报使旌,暗中吾自数归程。”以“几度”和“暗中”开篇,暗示了诗人对弟弟归来的期盼已久,虽然外界消息时有时无,但内心早已默默计算着回家的路程。这种细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和对团聚的渴望。
颔联“相逢岁晚翻疑梦,忍说春来又卜行。”通过“相逢”和“疑梦”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的混淆,以及对相聚时刻的珍惜。同时,“春来又卜行”则预示着离别即将到来,这种矛盾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张力。
颈联“风雨幽怀何处写,江天病眼此时明。”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风雨中的幽怀难以言表,只能在江天一色的美景中寻求一丝慰藉。这里的“病眼”不仅指身体的不适,也象征着心灵的疲惫与脆弱,而“此时明”则暗示着在特定的时刻,诗人的心境得到了某种释放或理解。
尾联“夜来春意知多少,步到前庭问紫荆。”以夜幕降临、春意渐浓为背景,诗人通过询问紫荆树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生命复苏的期待。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朔风卷地吹白草,阴山八月霜信早。
塞外马肥弓力强,什什伍伍游沙场。
沙场迢递千万里,白雁高飞天似水。
翻身满引乌角弓,须臾血洒榆林里。
猘子交驰疾若风,马蹄踣铁如游龙。
嵩岳高高双眼碧,狐裘蒙茸鬓毛赤。
不睹沙场画里真,岂知秋月笔通神。
祗今塞上烟尘绝,群部俱来贡金阙。
买缣欲写王会图,几度临风忆秋月。
山林气萧瑟,飒爽凉飙起。
缅怀沧洲趣,迢迢隔秋水。
衰容日益枯,短发还自理。
素怀玉壶冰,敢谓冻连底。
昔玷蓬莱班,忝紬金匮史。
出入承明庐,遨翔彩云里。
夹座侍宸旒,帘开宫扇启。
九成凤鸣韶,两观雉层垒。
高步接夔龙,倾心竭蝼蚁。
抱疾困沉绵,归来竟如此。
服食求金丹,神仙渺何许。
诛茆傍江郭,修竹映清渚。
窗含梧叶风,坐对芭蕉雨。
虽非诸葛庐,颇似苏公圃。
蛩响悲早秋,蝉声咽残暑。
司空即王官,六一思颍汝。
玉笥白云深,矫首瞻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