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七紫薇岩》
《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七紫薇岩》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文采曾惊六代豪,紫薇深锁白云高。

何人为启藏书穴,摇落青山伴彩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紫薇岩的壮丽景象与深邃内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文采曾惊六代豪”,以“文采”开篇,暗指紫薇岩的历史文化底蕴,仿佛曾经让六朝的文豪为之惊叹,奠定了紫薇岩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地位。这里的“六代豪”泛指古代文人墨客,强调了紫薇岩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

次句“紫薇深锁白云高”,进一步描绘了紫薇岩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紫薇岩被深锁于云雾之中,高耸入云,既体现了其险峻的自然风貌,也暗示了其远离尘嚣、隐秘幽静的特性。这里运用了“深锁”和“白云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氛围。

第三句“何人为启藏书穴”,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内涵。诗人似乎在询问,是谁开启了这个藏书的洞穴?这不仅引出了紫薇岩可能蕴含的文化宝藏,也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和敬仰。这里的“藏书穴”象征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遗产,激发了读者对于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最后一句“摇落青山伴彩毫”,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随着季节的变化,青山在秋风中摇曳,与诗人手中的彩毫相映成趣。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的创作灵感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生生不息,充满了创造力。同时,“彩毫”也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艺术成就,与青山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紫薇岩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李叔渊父寿七十八

世味真应染指休,太行千亩即菟裘。

天书有宠红裁锦,春酒无时绿满瓯。

到处烟霞宜杖屦,会心花鸟自林丘。

新年八十相将近,更伴庄椿一度秋。

(0)

沙阳徐复礼持曹宗孝书来却归省亲还赴南雍秋试

剑岭西南不断青,七峰罗立凤冈横。

弦歌里俗誇新尹,江海奇珍见此生。

远信恰随春雁至,归心先逐暮云征。

扶摇更觉南溟近,为想西风六翮轻。

(0)

邹静修挽诗

好景耆年正合閒,背堂花竹面楼山。

祖风田画交游里,家法王凝伯仲间。

尘梦一宵惊汗漫,舞衣当日记斓斑。

伤心玉井峰头叶,谁共沧洲载月还。

(0)

乡人徐景晖老而丧子游京师意象悲甚将别赠此

早向丹山识凤雏,十年清梦隔江湖。

偶来聚首惊霜鬓,忽漫长歌缺唾壶。

春雨南洲生杜若,夕阳西崦近桑榆。

扁舟挥手渡江去,从此人间谢畏途。

(0)

送可晚吴翁

十里山塘接虎丘,隐翁家近白蘋洲。

偶来暂别延陵庙,欲去还同孺子舟。

云里綵衣高捧日,雨中黄菊苦思秋。

经年正有庭闱念,为酌离觞悔远游。

(0)

阎太守复任西安

好去西安守,还乘五马车。

封疆参井旧,民物汉唐馀。

会府人咸喜,铨曹最已书。

儿童候公久,归驾莫纾徐。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