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江门恨到迟,欲招渔父借蓑衣。
狂生醉里春如许,一任随花傍柳归。
最好江门恨到迟,欲招渔父借蓑衣。
狂生醉里春如许,一任随花傍柳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的《再呈白沙》。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洒脱与自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最好江门恨到迟”,以“江门”象征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恨到迟”则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遗憾。次句“欲招渔父借蓑衣”,诗人想象自己如同渔父一般,穿着蓑衣,悠然自得地在江边垂钓,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第三句“狂生醉里春如许”,“狂生”指诗人自己,身处醉意之中,却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里的“醉”不仅指酒醉,更是一种心灵的陶醉,是对美好生活的沉浸与享受。最后一句“一任随花傍柳归”,诗人愿意随着花开花落、柳条摇曳,自由地回归自然,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与依恋,以及对生活随性、无拘无束态度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遗憾与无奈。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煌煌西方教,神化敷四海。
自从永平来,东渐已千载。
玄风被遐邈,佛日垂光彩。
法运虽中微,亢龙终靡悔。
岂惟其数然,无乃彼相罪。
诸公极扶持,戮力净氛霭。
百足信不僵,浡兴如有待。
维君富才艺,嗜道甚饥馁。
感激赴前途,力行知非殆。
丹邱郁峨峨,白石何磊磊。
山川亦良是,塔庙今犹在。
世道若翻覆,主维藉玄宰。
欲树大法幢,当著忍辱铠。
吾教得琏嵩,禅林有元凯。
君名日已起,我发行当改。
安得赴远游,相从拾兰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