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山中春鸟鸣,百花竞发千峰晴。
白云生处是南岳,古木寒泉空复情。
洞庭相望波浩浩,欲往不识山阴道。
为问南归玉局翁,买田筑室吾将老。
阳羡山中春鸟鸣,百花竞发千峰晴。
白云生处是南岳,古木寒泉空复情。
洞庭相望波浩浩,欲往不识山阴道。
为问南归玉局翁,买田筑室吾将老。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次韵题南岳图》描绘了阳羡山中的春天景象。首句“阳羡山中春鸟鸣”,以生动的视听结合,展现了山中鸟儿欢快鸣叫,生机盎然的春日气氛。接着,“百花竞发千峰晴”进一步渲染了春光烂漫,群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
诗人通过“白云生处是南岳”一句,点出画面中的南岳,暗示此地的高洁与神秘。而“古木寒泉空复情”则借古木和寒泉表达一种静谧与深情,仿佛这些自然景物也富有情感。
“洞庭相望波浩浩”转而描绘远处洞庭湖的壮阔,与近前景致形成对比,诗人表达了想去一探究竟的愿望,却又感叹“欲往不识山阴道”。最后,诗人以疑问语气向南归的玉局翁发出邀请:“为问南归玉局翁,买田筑室吾将老”,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初作淮南宾,空山隔蹄轮。
烟霞淡为侣,水石清相亲。
结茅有馀地,风雪忘苦辛。
或来野人服,亦有居士巾。
馈粮稍相继,倏忽踰三春。
雨露滋万汇,岩壑容此身。
常欲息诸见,以之空六尘。
种莲一池小,引泉清涧滨。
丹书俄远召,殊恩异两人。
再瞻鸳鹭序,永辞麋鹿邻。
不愿东归越,不愿西入秦。
但愿居毂下,终身荷皇仁。
大哉乾坤内,何物非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