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清谈与世违,交情如子定应稀。
图书跌宕心犹在,裘马清狂意巳非。
黄鹤未知何日返,饥乌故作傍人飞。
溪南流水清如玉,终拟归休理钓矶。
正坐清谈与世违,交情如子定应稀。
图书跌宕心犹在,裘马清狂意巳非。
黄鹤未知何日返,饥乌故作傍人飞。
溪南流水清如玉,终拟归休理钓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雨中的心境与生活态度。首句“正坐清谈与世违”点明了诗人独坐静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接着“交情如子定应稀”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暗示在这样的生活中,能够遇到知音实属难得。
“图书跌宕心犹在,裘马清狂意已非”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外在的平静。图书象征着知识与学问的追求,而“跌宕”一词则暗示了内心情感的起伏;“裘马清狂”则是对过往豪放生活的回忆,而“意已非”则表明了诗人此时心境的转变,更加倾向于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黄鹤未知何日返,饥乌故作傍人飞”运用了典故和拟人手法,黄鹤未归,饥乌徘徊,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最后,“溪南流水清如玉,终拟归休理钓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憧憬。溪水清澈,如同美玉,既是眼前的美景,也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象征。诗人最终决定归隐,理钓矶,过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奉诏还故山,江船复东下。
独帆如飞鸿,秋日照平野。
王侯赠新图,山水俨幽雅。
石崖天际高,茅屋长松下。
清香散佛龛,妙观了空假。
白云席上生,碧溜阶前泻。
神清境自閒,所适无取舍。
佳趣政在兹,健笔老能写。
乃知遗世情,独有还山者。
安得添我身,閒斋共潇洒。
此疾从何生,形容遽憔悴。
默默求其端,体弱易为致。
始受寒热攻,恍然若沉醉。
兀坐强自持,倒卧终不寐。
朝闻树间蝉,意觉秋风至。
夜窗月逾明,悲蛩搅情思。
尝窥卫生术,吐纳运六气。
呼童具杵臼,稍复亲药饵。
今辰眼忽明,展书识文字。
起绕中庭行,两足如重膇。
况逢亢阳灾,高旻尚炎炽。
粳稻化为茅,粝食恐不备。
一身固多患,又复念时事。
不到无生域,空为有形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