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西郭两牛鸣,路转桥横得化城。
深巷鸟啼山木暗,清溪日暖白烟生。
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到空门损世情。
坐恋蒲团留不得,碧云回首暮钟声。
行行西郭两牛鸣,路转桥横得化城。
深巷鸟啼山木暗,清溪日暖白烟生。
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到空门损世情。
坐恋蒲团留不得,碧云回首暮钟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幻住庵的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的感受。
首联“行行西郭两牛鸣,路转桥横得化城”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旅途中的景象:在西郊的路上,两头牛的叫声打破了宁静,随着道路的转折,一座桥梁横跨在眼前,仿佛通向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化城。这里化城既可理解为实际的寺庙,也可象征心灵的归宿,引人遐想。
颔联“深巷鸟啼山木暗,清溪日暖白烟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深邃的小巷中传来鸟儿的啼鸣,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茂密,一旁的清溪在温暖的日光下升起袅袅白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颈联“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到空门损世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过往事物的感慨。在游览过程中,诗人不禁回忆起古代贤哲的事迹,心中涌起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情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空灵,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对世俗的执着。
尾联“坐恋蒲团留不得,碧云回首暮钟声”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释然。尽管他被这宁静的环境深深吸引,想要停留下来,但时间的流逝如同碧空中缓缓回望的暮钟声,提醒着他必须继续前行。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虞卿脱魏齐,弃意与俱去。
公卿一破甑,掉臂不复顾。
萧何追韩信,弃车遂徒走。
贪贤如攫金,不见市人聚。
会合意倾写,掩书想风度。
彦周虽绿发,风味映前古。
高论倾座人,能破万毁誉。
独立傲世波,屹然如砥柱。
令人每见之,不敢发鄙语。
推堕吾法中,偃蹇揖佛祖。
死生人所怖,玩之于掌股。
此生几离别,此别觉酸楚。
夜寒众峰高,独看霜月吐。
明日解归舟,西风白蘋浦。
君去我独留,苍茫烟水暮。
筑堤盖南堂,雪霰响新瓦。
我踏雪泥至,自携双不借。
爱公有俊气,句法洗凡马。
清婉继彭泽,寒陋笑东野。
愿为西崦邻,投名入诗社。
馀年吾事济,过从有公者。
何时闻折竹,灯火共清夜。
晓堂人未扫,如开辋川画。
平生学牧牛,鼻索尝自把。
而今失所在,宁复事鞭打。
吾诗一寄耳,雕琢特未暇。
且欣两俱健,意气要倾写。
穷年踏黄尘,旅卧每自鄙。
此山颇岑寂,饮食亦清美。
瘦藤当一折,且作终老计。
晓堂看春雪,秀色净窗几。
炉暖倚蒲团,颓然成坐睡。
君从何所来,会我清梦里。
琼花斜袅帽,眸子湛秋水。
伊予杂欢笑,应阿竟何事。
忽然长揖去,惊觉在千里。
人生孰非梦,安有昏旦异。
心知目所见,历历皆虚伪。
他日或相逢,何殊开睫寐。
此诗当见渠,一展笑相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