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游峨眉十一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仕途的成功并不像以前那样渴望,而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他长久以来所期待的。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 诗人提醒自己要多去欣赏自然美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机会也在逐渐减少。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这两句描绘了峨眉山的美丽景色,那里不论何时都有美景可观,云雾仿佛跟随诗人一同漫游。
最后两句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则表达了一种谨慎和隐晦的情感,即使是野草之地,也可能不适合久留,而那条小路上也许还有知心的人了解诗人的行踪。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