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峨眉十一首·其二》
《游峨眉十一首·其二》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0)
翻译
做个小官并非我最初的志向,隐居的生活是我早就期待的。
趁着还能游玩,应该常常外出,但衰老的境况已经临近了。
美好的山景随时可见,悠闲的云彩飘荡在各处。
虽然想找个地方建茅屋,可能还没准备好,因为小路偏僻,知道的人不多。
注释
薄宦:微小的官职。
初志:最初的心愿。
幽栖:隐居生活。
宿期:预先约定的时间。
胜游:美好的游览。
数数:频繁地。
垂垂:渐渐、接近。
山好:美丽的山景。
云閒:悠闲的云彩。
逐处随:跟随在各处。
诛茅:砍伐茅草建造房屋。
未可:还未准备好。
细路:偏僻的小路。
有人知:有人知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游峨眉十一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仕途的成功并不像以前那样渴望,而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他长久以来所期待的。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 诗人提醒自己要多去欣赏自然美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机会也在逐渐减少。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这两句描绘了峨眉山的美丽景色,那里不论何时都有美景可观,云雾仿佛跟随诗人一同漫游。

最后两句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则表达了一种谨慎和隐晦的情感,即使是野草之地,也可能不适合久留,而那条小路上也许还有知心的人了解诗人的行踪。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世外枯禅物外身,阴晴随地别疏亲。

相期白首为知己,共对青山只此人。

好客不来嫌我懒,侍儿多去为僧贫。

最怜孤烛幽窗底,寂寞因君见主宾。

(0)

热不因人浊处清,积空成色自分明。

嵩山破灶当机堕,古庙香炉觌面呈。

宿火传将微有燄,轻风随去本无情。

年年二月逢寒食,消息还归折脚铛。

(0)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八

自从屋里种优昙,不愿函关见李聃。

近与宗雷开净社,岂知五谢善清谈。

蛰虫未雨争辞穴,宾雁先寒尽向南。

物理如然吾亦尔,故人相劝早抽簪。

(0)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五

占得孤峰最上层,断崖绝壁少人登。

黄猿独坐啼清昼,白鸟群飞立古藤。

借地百年聊作客,出门千里不逢僧。

老来空有名山约,拨草瞻风愧未能。

(0)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五

閒从物外识真机,会得希夷更入微。

鹏鴳总教乘化往,鹪鹩宁羡控天飞。

过桥车马黄金勒,隔竹人家白板扉。

久住东林僧渐老,旧游何日许同归。

(0)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其一

隔水看山东复东,片云无住寸心同。

出逢岐路谁家子,钓尽江波何处翁。

覆顶千丝难禁雪,当门两齿不关风。

身閒投老知何日,独倚孤筇问碧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