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影》
《影》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世外枯禅物外身,阴晴随地别疏亲。

相期白首为知己,共对青山只此人。

好客不来嫌我懒,侍儿多去为僧贫。

最怜孤烛幽窗底,寂寞因君见主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味。

首联“世外枯禅物外身,阴晴随地别疏亲”以“枯禅”和“物外身”点明了诗人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身份,暗示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着,“阴晴随地别疏亲”则以自然界的阴晴变化比喻人情的冷暖,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与淡然处之的态度。

颔联“相期白首为知己,共对青山只此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与知己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人期待与知己共度白首之年,面对青山,只有彼此相知相伴,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

颈联“好客不来嫌我懒,侍儿多去为僧贫”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礼节的淡漠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诗人不因宾客不来而感到嫌弃,也不因侍女离去而忧心于生活贫困,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最怜孤烛幽窗底,寂寞因君见主宾”以“孤烛幽窗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但这种孤独并非真正的寂寞,而是因为有知己在旁,使得孤独也变得有意义。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三为赵西外寿

玉叶联芳,天潢分润,寿筵长对熏风。

间平襟度,濮邸行尊崇。

忠孝家传大雅,无喜愠、一种宽容。

芝兰盛,彩衣嬉戏,亲睦冠西宗。

丝纶,膺重寄,遥防迁美,本镇恩隆。

应萱堂齐福,诞月仍同。

花蕊香浓气暖,凝瑞露、满酌金钟。

龙光近,星飞驿马,宣入嗣王封。

(0)

春光好

吴绫窄,藕丝重。一钩红。翠被眠时要人暖,著怀中。

六幅裙窣轻风。见人遮尽行踪。

正是踏青天气好,忆弓弓。

(0)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瘦藤闲倚看锄药。双芒鞋、雨后常著。

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

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敧沙夜泊。

正万里青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携幼尚有筠丁,谁会得、人生行乐。

岸帻纶巾归去,深户香迷翠幕。恐未免、上凌烟阁。

好在秋天鹗。念小山丛桂,今宵狂客,不胜杯勺。

(0)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卧扁舟,闻寒雨,数佳期。又还是、轻误仙姿。

小楼梦冷,觉来应恨我归迟。

鬓云松处,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萦系,添憔悴,谩孤恓。得见了、说与教知。

偎香倚暖,夜炉围定酒温时。

任他飞雪洒江天,莫下层梯。

(0)

咏二疏

两傅常存好老心,汉廷元自少知音。

归来日日相娱乐,赖有君王旧赐金。

(0)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九

先生许可能尊祖,词采今存干蛊身。

碑版灿然垂世誉,要知忠肃有门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