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澹归》
《哭澹归》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人生莫不死,既死安可伤。

形役一百年,终归无何乡。

况已六十七,讵足论短长。

所伤法运衰,死者皆贤良。

法眼在一时,岁月多荒唐。

波旬入人心,善观其向方。

狂者中以名,狷者与世忘。

忘世非佳士,徇名岂道望。

名反以利终,菽林杂兰芳。

斯人向予言,相对生悲凉。

已矣无真人,少壮犹茫茫。

掩户坐晨夕,泪血沾巾裳。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哭澹归》,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全诗以深沉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开篇即以“人生莫不死,既死安可伤”点出生命终将消逝的主题,随后以“形役一百年,终归无何乡”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最终归于虚无的无奈。接着诗人感叹自己虽已年届六十七,但对生死长短的讨论已无实际意义,引出对佛法衰落的忧虑——“况已六十七,讵足论短长。所伤法运衰,死者皆贤良”。

接下来,诗人借佛教中的波旬(恶魔)之喻,探讨人性中的善恶选择,指出追求名声与遗忘世事的不同态度,批评那些为名利而行、忽视道德的人,并强调真正的君子不应被名利所迷惑。诗人认为,名声最终会带来不利的结果,如同豆田中混杂着兰花的芬芳,看似美好却暗藏危机。

最后,诗人通过与逝者对话的情景,表达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力感:“斯人向予言,相对生悲凉。”面对生命的终结,诗人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在“已矣无真人,少壮犹茫茫”的感慨中,独自面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闭门独处的晨夕间,泪水沾湿衣裳,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哀痛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生死、道德、名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敏锐捕捉。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重修丰润县城纪事

土垠经古县,甓雉俨新邑。

孰谓城郭缮,而非牧民职。

忆我癸亥冬,回銮此凭轼。

粉堞尽荒废,颓垣蔓荆棘。

闾阎亦散处,寂寞难收拾。

或乃窃圮㼟,用以砌屋壁。

念兹系保障,筹帑事修葺。

兼亦资赎锾,要不劳民力。

今来百堵就,崇墉临浚洫。

室庐率改观,老幼多喜色。

月令有明训,补筑以时饬。

惟因岁久营,匪关民众益。

(0)

大宁城览古·其二

金元遗迹感荆凡,祗有群山绕碧巉。

慨古心还惕殷鉴,遐荒贴服在和諴。

(0)

山庄灯词八首·其二

火树腾辉映绿云,凤箫声应鹿鸣闻。

御园节景年年赏,谁识山庄迥出群。

(0)

新月效庾信体

薰风送翔云,梅天敛织雨。

既沾晴实佳,霁景澄碧宇。

举头见新月,眉痕才一缕。

清光散迥霄,飒影荡平楚。

广寒惟夏宜,寓色凭人取。

结念在山庄,漾舟正三五。

(0)

西直门外

秋麦芃芃春麦萋,短长略异吐芒齐。

那忘待泽方殷也,且喜怀新亦迅兮。

晓露尚瀼青垄外,轻云又起碧山西。

迩来才觉心源润,腹稿行行著处题。

(0)

太液雨泛·其三

迎眸北岛复南台,面面珠帘未捲开。

今日清游馀兴在,波光潋滟待晴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