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与我言,贞脆各有终。
会须出三界,静以观诸空。
奈何抱志没,所愿弗获从。
新诗日懒成,行书暂能工。
弱冠弄柔翰,当世罕其踪。
予方师尔书,犹恨失所宗。
天椓自天丧,咄嗟吾道穷。
畴昔与我言,贞脆各有终。
会须出三界,静以观诸空。
奈何抱志没,所愿弗获从。
新诗日懒成,行书暂能工。
弱冠弄柔翰,当世罕其踪。
予方师尔书,犹恨失所宗。
天椓自天丧,咄嗟吾道穷。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沼所作的《哭英卓今(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追忆。
首句“畴昔与我言,贞脆各有终”,诗人回忆起往昔与英卓今的交谈,感叹人生有始有终,既有坚贞不屈之时,也有脆弱易逝之刻。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会须出三界,静以观诸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他认为,只有超越物质世界,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然而,“奈何抱志没,所愿弗获从”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诗人虽然内心渴望超脱,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遗憾,愿望无法实现。
“新诗日懒成,行书暂能工”两句,诗人自述创作状态的变化。随着时光流逝,新诗创作变得日益懒散,而书法技艺却暂时有所提升。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情感波动时的心态变化。
“弱冠弄柔翰,当世罕其踪”是对英卓今才华的赞美。在年轻时,他就展现出非凡的书法天赋,当时的世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最后,“予方师尔书,犹恨失所宗。天椓自天丧,咄嗟吾道穷”表达了诗人对英卓今书法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其早逝的惋惜。他希望学习英卓今的书法,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感叹命运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
骊珠昼擘沧海门,王气夜塞居庸道。
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
黄金台边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
尘埃满面人不识,肮脏偃蹇虹蜺结。
九原唤起燕太子,一尊快与浇明月。
英雄岂以成败论,千古志士推奇节。
荆卿虽云事不就,气压咸阳与俱灭。
何如石晋割燕云,呼人作父为人臣。
偷生一时快一己,遂使王气南北分。
天王几度作降虏,祸乱衮衮开其源。
谁能倒挽析津水,与洗当时晋人耻。
昆崙直上寻田畴,漠漠丹霄跨箕尾。
纪翁种杏城西垠,千株万株红艳新。
今年寒食好天色,晓气郁郁含芳津。
天公自爱此花好,朝薰暮染烦花神。
融霞晕雪一倾倒,非烟非雾非卿云。
未开何所似,乳儿粉妆深绛唇。
能啼能笑痴复騃,画出百子元非真。
半开何所似,里中处女东家邻。
阳和入骨春思动,欲语不语时轻颦。
就中烂熳尤更好,五家合队虢与秦。
曲江江头看车马,十里罗绮争红尘。
阳平一邑多诗豪,主人买酒邀众宾。
花时有成约,恨少杨子张吾军。
落花著衣红缤纷,四坐惨澹伤精魂。
花开花落十日耳,对花不饮花应嗔。
爱花常苦得花晚,争教行乐无閒身。
芳苞一破不更合,且看锦树烘残春。
《纪子正杏园燕集》【金·元好问】纪翁种杏城西垠,千株万株红艳新。今年寒食好天色,晓气郁郁含芳津。天公自爱此花好,朝薰暮染烦花神。融霞晕雪一倾倒,非烟非雾非卿云。未开何所似,乳儿粉妆深绛唇。能啼能笑痴复騃,画出百子元非真。半开何所似,里中处女东家邻。阳和入骨春思动,欲语不语时轻颦。就中烂熳尤更好,五家合队虢与秦。曲江江头看车马,十里罗绮争红尘。阳平一邑多诗豪,主人买酒邀众宾。花时有成约,恨少杨子张吾军。落花著衣红缤纷,四坐惨澹伤精魂。花开花落十日耳,对花不饮花应嗔。爱花常苦得花晚,争教行乐无閒身。芳苞一破不更合,且看锦树烘残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nwe8qzTx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