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轻烟锁翠岚,五更残月照征骖。
王戈定指何方去,天意仍教我辈参。
霸气堂堂在西北,长庚朗朗照东南。
江山如旧年年换,谁把功名入笑谈?
雨霁轻烟锁翠岚,五更残月照征骖。
王戈定指何方去,天意仍教我辈参。
霸气堂堂在西北,长庚朗朗照东南。
江山如旧年年换,谁把功名入笑谈?
这首诗《岭北道中》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岭北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哲思。
首联“雨霁轻烟锁翠岚,五更残月照征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后山间轻烟缭绕、翠色朦胧的景象,以及五更时分,残月映照着远行的马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王戈定指何方去,天意仍教我辈参”,则转而思考历史与命运的主题。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和世人,历史的车轮究竟指向何方?而天意是否仍在引导着每个人的命运,让人深思。
颈联“霸气堂堂在西北,长庚朗朗照东南”,通过“霸气”与“长庚”的对比,象征性的表达了对权力与光明的不同理解。霸气可能代表了某种强权或征服的力量,而长庚则象征着永恒的光明与指引。这一联既是对历史中权力斗争的反思,也是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
尾联“江山如旧年年换,谁把功名入笑谈?”则将视角拉回现实,感慨江山虽依旧,但人事已非,功名利禄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如此轻薄。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虚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蕴含了对历史、命运、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哲学与审美情趣。
班骑归欤,苏旄老矣,万里山隔。轮台雁绝。
那寄中原红帛。
戍龙堆、穹庐夜寒,画笳递怨云四幂。
叹沙肥雪大,春风不到,尽年无碧。
军繻久敝,问一荷雕戈,几能归得。边程再北。
但有浑茫天色。
泛香酥、琵琶醉弹,紫驼狎梦冰窖窄。
倚楼人,定看杨花,远忆霜鬓白。
低舷倚襆,叹无多病发,西风吹老。
去逐沙鸥来逐雁,何似关门眠好。
一叶轻烟,半瓠凉月,江海浮都到。
荃蓠零落,此情归向谁道。
只愿安稳漂流,长无险仄,默把金神祷。
笑我短衣骑劣马,喜蹴悬崖霜草。
君不沉沦,我无颠扑,幸及回头早。
箜篌弦促,石尤天半如扫。
不横琴、不开樽酒,看花据石为几。
葛衫桐帽萧疏甚,大有渊明风味。苍翠里。
喜识字鸦童,剔蠹通园艺。閒情冷昧。
认一半模糊,斜阳残影,一半是霜气。
难忘却,七年筑庐南里。分邻园隙堪寄。
柴门月露幽如画,入夜蛩声繁细。秋老矣。
想锄灌无人,变了苍苔地。输君高计。
等烟水观鱼,云天盼鸟,会得淡中意。
縠晕流黄,琼辉织素,华堂夜明初展。
纱厨风过烛,认漪样、冰丝摇软。慵支春腕。
惯印得肌红,斜纹深浅。防人见。
断云新腻,带香偷卷。漫剪。
庭角芭蕉,问是啼还雨,一层层泫。
低回吟杜句,甚屋漏、床床都遍。棋残深院。
又网上尘丝,吹来花片。曾秋晚。
坐看牛女,玉河凉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