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横琴、不开樽酒,看花据石为几。
葛衫桐帽萧疏甚,大有渊明风味。苍翠里。
喜识字鸦童,剔蠹通园艺。閒情冷昧。
认一半模糊,斜阳残影,一半是霜气。
难忘却,七年筑庐南里。分邻园隙堪寄。
柴门月露幽如画,入夜蛩声繁细。秋老矣。
想锄灌无人,变了苍苔地。输君高计。
等烟水观鱼,云天盼鸟,会得淡中意。
不横琴、不开樽酒,看花据石为几。
葛衫桐帽萧疏甚,大有渊明风味。苍翠里。
喜识字鸦童,剔蠹通园艺。閒情冷昧。
认一半模糊,斜阳残影,一半是霜气。
难忘却,七年筑庐南里。分邻园隙堪寄。
柴门月露幽如画,入夜蛩声繁细。秋老矣。
想锄灌无人,变了苍苔地。输君高计。
等烟水观鱼,云天盼鸟,会得淡中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闲适生活。词人并未直接弹琴或饮酒,而是选择与花相伴,倚石而坐,这种生活态度与东晋诗人陶渊明颇为相似,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之风。
“葛衫桐帽萧疏甚”,穿着朴素的葛衫,戴着梧桐叶制成的帽子,这样的装扮显得格外简朴,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大有渊明风味”一句,明确点出了词人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苍翠里”三句,词人沉浸在一片苍翠之中,与孩子们一起翻阅书籍,共同打理园艺,这份和谐与乐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充实。
“秋老矣”四句,随着季节的更迭,词人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他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田园生活可能已不再,但心中的那份宁静与淡泊,却能让他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真谛。
最后,“输君高计”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认为对方能够理解并追求到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烟水观鱼,云天盼鸟”,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生活场景,展现了词人对简单、自然、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