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苍苔一径中,秋千闲在曲阑东。
梨花落地半窗雨,柳絮入帘三日风。
斗草懒舒红袖冷,啼莺无奈画屏空。
江南二月韶光贱,孤负枝头蛱蝶丛。
门掩苍苔一径中,秋千闲在曲阑东。
梨花落地半窗雨,柳絮入帘三日风。
斗草懒舒红袖冷,啼莺无奈画屏空。
江南二月韶光贱,孤负枝头蛱蝶丛。
这首《春寒》由清代诗人夏弘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寒意犹存、万物静谧的画面。
首句“门掩苍苔一径中”,以“门”与“径”的静谧景象开篇,苍苔覆盖的石径与紧闭的门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仿佛春天还未真正到来,一切都在等待着温暖的阳光。
“秋千闲在曲阑东”,秋千闲置在弯曲的栏杆旁,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生活的节奏。秋千本是儿童游戏的象征,如今却静静地挂在那儿,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梨花落地半窗雨,柳絮入帘三日风”,梨花飘落,细雨轻洒,柳絮随风飘入帘内,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渲染了春寒料峭的氛围。梨花与雨、柳絮与风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细腻与柔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交替和生命的轮回。
“斗草懒舒红袖冷,啼莺无奈画屏空”,斗草是古代女子在春季的一种游戏,此处通过“懒舒红袖”表达了女子对春寒的畏惧,以及对游戏的无心参与。啼莺则是在空荡的画屏前发出的哀鸣,似乎在诉说春天的孤独与寂寞。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春寒带来的凄清与寂寥。
“江南二月韶光贱,孤负枝头蛱蝶丛”,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春寒使得江南二月的韶光显得廉价,美丽的蝴蝶失去了栖息的枝头。这句话既是对春寒的直接描述,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春寒》通过对春日寒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哲理的深沉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韶也命何奇,生前与世违。
贫栖古梵刹,终著旧麻衣。
雅句僧抄遍,孤坟客吊稀。
故园今孰在,应见梦中归。
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
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
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
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