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声名久,簪绅誉望优。
心虽驰北阙,化止被南州。
缅想生无憾,犹怜志未酬。
庭阶有兰玉,身后复何忧。
场屋声名久,簪绅誉望优。
心虽驰北阙,化止被南州。
缅想生无憾,犹怜志未酬。
庭阶有兰玉,身后复何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挽谢次安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次安的深厚情谊和赞赏。
"场屋声名久,簪绅誉望优。" 这两句描写的是次安在社会上的好名声和他那不凡的才能,"场屋"指代人所居住的地方,"声名久"表明他的美好名声已经持续很长时间;"簪绅"是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借指才华或学问,而"誉望优"则意味着他的才能和品德都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心虽驰北阙,化止被南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向往远方,但实际行动却受到限制。这里的"北阙"通常指代长安城,即古代的首都,常用来象征权力中心或高处;而"南州"则可能是作者所在之地。这里的"化止被"意味着虽然心中有所向往,但实际上却不得不留在当地。
"缅想生无憾,犹怜志未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遗憾。"缅想"即是怀念的意思,而"犹怜"则表示仍然感到惋惜;"志未酬"意味着心中的愿望还未能实现。
"庭阶有兰玉,身后复何忧。" 最后的两句描写的是诗人自我安慰的情景。"庭阶有兰玉"形象美好,"兰玉"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而"身后复何忧"则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即拥有美好的环境,何须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内心向往与现实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自我安慰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态度。
李陵古奇士,报国思捐躯。
孤军势已尽,忍辱降匈奴。
下马解铁衣,残卒同呜呜。
拔剑指白日,抆血临长途。
誓为鲁曹沫,耻作吴专诸。
肝肠在汉阙,日夜悲穹庐。
君王不相信,老母复何辜。
恶名岂复免,盛德将焉图。
子卿若旋归,视我今何如。
悲哉行路难,千古同欷歔。
玄景閟灵曜,朔风中夜兴。
积雪寒且洌,对之烦虑澄。
薄言溉鬵釜,可以燎与烹。
丹垆含青光,朱火赫已升。
微阳外销铄,固阴无久凝。
腾鼎异玄醴,崇觞侔大羹。
中座列嘉荐,凛然怀抱清。
岂无一樽酒,酌我友与朋。
荒宴古所诫,洁修今见称。
永怀濯其秽,庶以谐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