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断裂翠崚嶒,匕箸都忘世已惊。
玉女今为捣衣石,晋人犹觅少微星。
松高琥珀无苗出,蟾老丹书满腹生。
却忆天台狂道士,石中衣祴竟通灵。
云根断裂翠崚嶒,匕箸都忘世已惊。
玉女今为捣衣石,晋人犹觅少微星。
松高琥珀无苗出,蟾老丹书满腹生。
却忆天台狂道士,石中衣祴竟通灵。
这首诗名为《霹雳石》,作者是元代诗人陈樵。诗中描绘了一块奇特的石头,其形象生动,富有象征意义。首句“云根断裂翠崚嶒”,以云根断裂比喻石头的形状峥嵘,仿佛从云端直坠而下。次句“匕箸都忘世已惊”,通过惊叹之词,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头的奇异景象感到震惊,仿佛世间俗务都被其超越。
第三句“玉女今为捣衣石”,将石头比作神话中的玉女捣衣石,赋予其仙气和历史的厚重感。第四句“晋人犹觅少微星”,借晋人寻觅传说中的小星星,暗示石头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古老的故事。
第五、六句“松高琥珀无苗出,蟾老丹书满腹生”,进一步描绘石头的神秘色彩,想象其内部犹如琥珀般透明,藏着古老的智慧,而石头本身则像一只长满岁月痕迹的老蟾蜍,寓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最后一句“却忆天台狂道士,石中衣祴竟通灵”,诗人回忆起天台山上的狂放道士,暗示这块石头可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与道士的修行有关,甚至能够通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霹雳石的神秘与神奇,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自然奇观的赞叹。
海东直北路一线,横绝岭岫当其冲。
崚嶒势欲堕巨壑,赭圻日撼西来风。
立涛喷雪忽渟碧,云浮无际天垂空。
曦光晶射动不定,水银乍泻青烟濛。
万斛舟簸万里浪,峭帆瞥尔轻于鸿。
少顷目駴足亦侧,直疑下有蛟龙宫。
昨年忆共雁门客,荷兰城古凌高踪。
振衣浮崄叹四绝,顾盼已足矜豪雄。
今来兀立更旷若,沧溟近远收双瞳。
翻于鲲鹿苦障翳,那如此境开心胸。
故人恨不一把臂,胜概领略谁为同。
题诗寄去颇自诧,此行真到蓬山中。
寿坟高筑乱峰中,朋侣生时祭谢公。
四座宴倾千日酒,重阳帽落九秋风。
玉山醉倒扶红粉,檀板魂销笑老翁。
来岁登高修旧例,不妨胜会与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