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闲眠处,朝阳最上峰。
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
败褐黏苔遍,新题出石重。
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
健羡机能破,安危道不逢。
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
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
何时无一事,却去养疏慵。
每忆闲眠处,朝阳最上峰。
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
败褐黏苔遍,新题出石重。
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
健羡机能破,安危道不逢。
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
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
何时无一事,却去养疏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每忆闲眠处,朝阳最上峰”即设定了一个宁静、高远的空间,让人联想到诗人项斯在朝阳峰前居所中的悠然自得。
“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人物活动。溪僧可能是指隐居于山林之中,不问世事的高僧,而“林路出无踪”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的隐秘和深远,没有人迹可寻。
“败褐黏苔遍,新题出石重”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被自然界包围、历史沧桑感的场景。败褐可能是指岁月流逝后墙壁上的苔痕,而“新题出石重”则表明诗人在这静谧环境中寻找灵感,留下新的诗文。
“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朝阳峰前居处的自然美景。霞光、曙发和岚翠都在不经意间渲染出一种淡雅而又生动的画面。
“健羡机能破,安危道不逢”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项斯似乎在倾诉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希望找到一条超越安危之境的道路。
“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则描绘了一种冬日山林中的宁静景象,猿到阁、鹤离松都在传递一种生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何时无一事,却去养疏慵”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牵绊,找到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湾。在这里,“此地虚为别”意味着诗人将朝阳峰前居所视作一种精神上的归宿,而“何时无一事”则是对那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状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项斯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诉求。
林下清神,阁中秀质,蛾眉领袖天然。
云鬓宫样,不减似当年。
正是花中姚魏,蒹葭倚、玉种蓝田。
真堪羡、三株琼树,文采总偏偏。
百年从此始,于飞举案,共庆华筵。
看武陵春暖,燕子楼前。
最喜芝兰争茂,箫声里、翠凤婵娟。
真堪羡、文宗理学,双寿地行仙。
来从海上,向兰闺分授,绿窗群彦。
研亦如人诗骨秀,斫就玲珑圆转。
石髓坳中,墨云堆里,眉月弯弯现。
琴边奁畔,供它书破裙练。
无奈尘梦难长,昙花易散,流落琼瑶片。
屈指升沉经几度,又被锦囊收检。
八载摩挲,一规珍重,运腕临摹遍。
愧侬鸦管,有缘亦预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