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坟高筑乱峰中,朋侣生时祭谢公。
四座宴倾千日酒,重阳帽落九秋风。
玉山醉倒扶红粉,檀板魂销笑老翁。
来岁登高修旧例,不妨胜会与君同。
寿坟高筑乱峰中,朋侣生时祭谢公。
四座宴倾千日酒,重阳帽落九秋风。
玉山醉倒扶红粉,檀板魂销笑老翁。
来岁登高修旧例,不妨胜会与君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谢颂臣先生墓地举行的宴会,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诗人以“寿坟高筑乱峰中”开篇,巧妙地将墓地置于自然之中,既显庄严肃穆,又不失生机与和谐。接下来,“朋侣生时祭谢公”,点明了聚会的由来,是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
“四座宴倾千日酒,重阳帽落九秋风”两句,生动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千日酒象征着长长久久的友谊,重阳帽则与重阳节相呼应,营造出节日的氛围。九秋风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岁月的流逝,同时也为宴会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玉山醉倒扶红粉,檀板魂销笑老翁”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与深情。玉山醉倒,比喻宾客们因酒兴而忘形,红粉则是指陪酒的女子,这一细节增加了宴会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檀板魂销,形容音乐之美妙,让人心神俱醉,老翁的笑声则体现了宴会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来岁登高修旧例,不妨胜会与君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来年能再次相聚,延续这份珍贵的情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聚会的独特魅力,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