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袁粲屧,重访王珣庐。
并老偏余甚,长贫不子如。
叨为启事客,终愧绝交书。
搔首斜阳下,萧萧两鬓疏。
偶逢袁粲屧,重访王珣庐。
并老偏余甚,长贫不子如。
叨为启事客,终愧绝交书。
搔首斜阳下,萧萧两鬓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太宰袁公抑之同访虎丘得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袁粲、王珣一同探访虎丘的情景,以及在访途中对年华老去、生活贫困的感慨。
首句“偶逢袁粲屧,重访王珣庐”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偶遇好友的喜悦,随后“并老偏余甚,长贫不子如”则转而抒发了对时光流逝、自身境遇的哀叹。接着,“叨为启事客,终愧绝交书”表达了诗人虽有幸与友人相聚,却因种种原因感到惭愧和遗憾的心情。最后,“搔首斜阳下,萧萧两鬓疏”以生动的细节,刻画出诗人面对夕阳,两鬓斑白的苍凉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命运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
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
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
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
君话南徐去,迢迢过建康。
弟兄新得信,鸿雁久离行。
木落空林浪,秋残渐雪霜。
闲游登北固,东望海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