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黠慧岂寻常,苦李徒教结道傍。
何事季年痴更甚,为财钻核长膏肓。
儿时黠慧岂寻常,苦李徒教结道傍。
何事季年痴更甚,为财钻核长膏肓。
这首诗通过描述王戎的故事,展现了他从孩童时期的聪明伶俐到成年后因贪婪而变得愚蠢的变化过程。王戎,字濬冲,西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聪明著称,但后来因为贪财而钻入树洞,最终导致身体不适,形象地讽刺了人性中贪婪的负面特质。
“儿时黠慧岂寻常”,开篇点出王戎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非同寻常。“苦李徒教结道傍”,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比喻王戎像苦李一样,虽然聪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或利用,反而被置于路边,暗示他的才华未得施展。
“何事季年痴更甚”,转折处揭示了王戎晚年性格的转变,由聪明变为痴愚,这种变化令人深思。“为财钻核长膏肓”,最后两句直指问题核心,王戎因贪财而钻入树洞,结果不仅没有得到财富,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形象地描绘了贪婪带来的恶果。
整首诗借王戎的故事,警示人们要警惕贪婪之心,避免因追求物质利益而迷失自我,损害健康乃至生命。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与道德的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