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
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
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
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
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
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
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代诗人曹丕的作品《黎阳作诗三首(其二)》,属于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车行之艰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辛苦与不易。
"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雨,雷声隆隆,雨水如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我徒我车,涉此艰阻"则表明诗人正驾驶着马车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前行,面对的是不平坦的道路和艰难的旅途。
"遵彼洹湄,言刈其楚"中的"洹湄"指的是河岸边的草丛,而"言刈其楚"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楚国的悲凉。楚国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这里借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班之中路,涂潦是御","班"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车队或行列,而"涂潦"则是雨水汇聚成流的样子。"是御"一词,则强调了这种场景是诗人所面临和体验到的。
接下来的几句"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则生动地描绘了在风雨中行进的艰难情景。大车在泥泞不平的道路上辚辚作响,有的人因为疲劳或受伤而倒下,而诗人自己也被大雨浇湿,衣物都已濡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经历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的不易旅途,以及内心的感慨。这种将客观环境与主观情感相结合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艺术特色。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
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
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恍然身寄一山川,玉宇银墙堕我前。
欲便乘风向寥廓,恨无新句落云烟。
延枚座右频虚席,访戴人遐叹独贤。
遥想支颐对秦望,朝来清思浩无边。
空山月出栖鸟惊,溅溅暗溜山间鸣。
桂阴羃历夜香冷,有人步虚闻紫青。
翩然骑麟下青冥,君非远游定方平。
云軿冉冉风袂举,左右玉立花娉婷。
手摩我顶一笑粲,别来弹指三千龄。
至言不烦去畦町,齿下端有真长生。
忽然纵身浮太廷,却笑炼砂飞八琼。
采芝方壶濯南溟,秦姬吹箫缑氏笙。
茫茫齐州九窖尘,人间可哀胡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