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不洒卞和玉,舌不尝楼护鲭。
和也未识时,护兮非独醒。
志士陟东岳,俯仰北山灵。
猛虎号厥前,掀髯无惧情。
披霞入云云,挽日出亭亭。
攀游千万仞,岂为艰险惊。
泪不洒卞和玉,舌不尝楼护鲭。
和也未识时,护兮非独醒。
志士陟东岳,俯仰北山灵。
猛虎号厥前,掀髯无惧情。
披霞入云云,挽日出亭亭。
攀游千万仞,岂为艰险惊。
这首诗《猛虎行》由明代诗人黎景义所作,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与精神,展现了诗人对勇敢、坚韧品质的赞美。
首句“泪不洒卞和玉,舌不尝楼护鲭”以两个典故开篇,暗喻真正的英雄不会因外界的误解或压力而动摇,他们坚守内心,不为外物所动。接着,“和也未识时,护兮非独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志士陟东岳,俯仰北山灵”描绘了一位志士登临高山,面对自然界的神灵,展现出他的崇高与敬畏之心。“猛虎号厥前,掀髯无惧情”则通过猛虎的形象,象征着勇者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无所畏惧。
“披霞入云云,挽日出亭亭”两句,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想象猛虎穿越云霞,甚至能挽住太阳,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力量与勇气。“攀游千万仞,岂为艰险惊”最后点题,强调猛虎(或比喻的英雄)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猛虎行》通过对猛虎形象的描绘,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个人品格与道德追求的思考。
阖闾城南荒之丘,昔谁葬者孙豫州。
久无过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居然珍宝出光怪,识者夜见踪其由。
玉环金碗到城市,土花不蚀馀千秋。
州家廉问亟封守,贼曹掩骼穷奸偷。
已知其中有可欲,亦恐未免无穷忧。
当时义师奋四海,少日已无袁与刘。
英雄异世凛如在,暴露无乃为神羞。
人生浮脆无可料,蝼蚁乌鸢从所求。
高陵劝尔一杯酒,自古南山能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