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墩勾堡雁门西,白麦青稞出未齐。
边女尽能蒙古语,汉儿多作女真啼。
连墩勾堡雁门西,白麦青稞出未齐。
边女尽能蒙古语,汉儿多作女真啼。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独特景象与人文风情。首句“连墩勾堡雁门西”,以连绵的烽火台和城堡勾勒出边疆的壮阔与险峻,雁门关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次句“白麦青稞出未齐”,细腻地描绘了边塞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景象,白麦与青稞的对比,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接着,“边女尽能蒙古语”一句,揭示了边塞地区民族融合的现实,女性不仅精通本民族语言,还能熟练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体现了边疆文化的多元性和交流的频繁。最后,“汉儿多作女真啼”则进一步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汉人与女真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啼”这一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边疆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民族融合的景象,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
繁气日乘除,二仪何寥廓。
往世既莫追,来兹渺难度。
我闻古哲人,前知如炤灼。
于汉颂京焦,于晋称管郭。
史册传其语,而今不可作。
伟哉宋先生,名理渊以博。
足迹半中原,神姿方矍铄。
大者谈废兴,小之验风角。
冥搜析纠纷,大义恣挥霍。
先几告徵符,已事悉如酢。
渺余谋面晚,向往神先跃。
道韶闻动定,抵虔云已邈。
不后复不先,相违惟一昔。
缅忆淩江道,六日卧高阁。
何哉阨良晤,此病洵云疟。
雠逆聚秦陇,匈奴蹑河朔。
庶几闻绪论,于以起文弱。
草莽但杞愚,至人犹屈蠖。
何时觏遐踪,高谈叩冥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