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云忠信涉波涛,海阔天空任所遭。
五两风轻双鸟羽,三千水弱一鸿毛。
南窗朱鸟贻书札,东国青童畏佩刀。
为念君亲思效死,渡泸往复不辞劳。
敢云忠信涉波涛,海阔天空任所遭。
五两风轻双鸟羽,三千水弱一鸿毛。
南窗朱鸟贻书札,东国青童畏佩刀。
为念君亲思效死,渡泸往复不辞劳。
这首诗《别台咏怀(其一)》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易顺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信念的坚守,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
首联“敢云忠信涉波涛,海阔天空任所遭”开篇即展现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也敢于坚持自己的忠诚信条,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都将随波逐流,无所畏惧。
颔联“五两风轻双鸟羽,三千水弱一鸿毛”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轻柔的风、双鸟的羽毛和微弱的水流、轻如鸿毛的形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同时也暗示了他面对外界压力时的从容不迫。
颈联“南窗朱鸟贻书札,东国青童畏佩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南窗之下的朱鸟象征着智慧与启示,而东国的青童则代表了年轻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权力与权威的敬畏与尊重。
尾联“为念君亲思效死,渡泸往复不辞劳”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为了君主和亲人,不惜赴汤蹈火,甚至牺牲生命的决心,展现了强烈的忠诚与责任感。同时,“渡泸往复不辞劳”也体现了诗人愿意付出艰苦努力,不畏艰难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的佳作。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一夕满淮海,莎阶晓欲平。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