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未到龙门山,将道龙门在世间。
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
诸人未到龙门山,将道龙门在世间。
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哲理。
“诸人未到龙门山,将道龙门在世间。” 开篇以“龙门山”作为象征,暗指追求的目标或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比,指出那些未曾亲临其境的人,往往将目标视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未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其深意。
“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 当人们真正到达这个象征性的“龙门”,心灵便获得了自由与宁静。杉树轻轻摇曳,松涛阵阵,溪水潺潺流动,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更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自然界的美好,诗人表达了达到精神境界后内心的喜悦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禅宗中关于心灵解脱、超越世俗的深刻思想。它鼓励读者去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通过亲近自然,体验生命中的美好,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
峄阳之山,传名曰桐,六律相没五音中。
七轸弦调皆是意,审详误则亦如空。
清秋寂静华堂深,听之令我思沈吟。
幽兰里韵冬夜永,且合大道古人心。
舜制南风治苍生,方知尧化广聪明。
初弹将了移声去,悲风秋思翻更互。
鸟啼别鹤何凄凉,秪闻断续手挥忙。
慢引来催急风雨,寒泉妙滴散馨香。
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
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怀。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
修篁翠葆人家,分明水槛光中住。
就中得要,危亭瞰渌,小桥当路。
一榻桃笙,半窗竹简,清凉如许。
纵武陵佳丽,若耶深窈,那得似、双溪趣。
一夜檐花落枕,想鱼天、涨痕新露。
多君唤我,扫花坐晚,解衣逃暑。
脍切银丝,酒招玉友,曲歌金缕。
愿张郎,长与莲花相似,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