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
《水调歌头·其三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

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怀。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吴潜的《水调歌头·其三》,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月色佳美,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开篇便指出“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和月亮变化的细腻观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接着,“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完美与不足之间微妙情感的体验。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霭碧落,恰似我情怀。”这一句通过月亮驱散阴霾、露出清澈天幕的景象来隐喻诗人心境的变化。这里,月亮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化。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则描绘出诗人独酌月下,忘却世俗纷扰,只留下骨干之坚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放胸襟,也表明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这里通过古代传说中美女月神与天界精灵之间的情感纠葛,来象征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世间情爱的理解。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头发渐苍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于曾经热烈的心事无法轻易实现的无奈。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这一句强调了月亮作为自然界永恒存在的象征,以及诗人与历史上所有人共同享有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旋安排”则是对命运和时间流转的一种无奈之感。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精神生活的强烈愿望。通过“高飞”这一意象,诗人展现出一种脱离凡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中秋月亮的描绘,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美好事物和自由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刘大虚喜神赞

画无老幼,形全神守。颊上三毛,端逢妙手。

少年角立,试辄不偶。不复掉鞅,名闻谷口。

量陂千顷,才不论斗。今踰八十,年其逮耇。

古人云用之则为公为卿,不用则山谷一叟。

(0)

和康晋侯见赠

儒生无力荷干戈,乱后篇章感慨多。

但拿笔头吟白雪,莫挑马箠渡黄河。

(0)

和黄元授送赵敦本赴万安宰

欲救斯民病久尪,想君家谱有奇方。

但须去恶犹去草,要使牧人如牧羊。

正值彫残经寇乱,还思激烈咏时康。

当年手种闲桃李,今日成阴总类棠。

(0)

任子严凌风阁

朱帘下瞰梅花发,百尺梢头挂玉钩。

人在半天攀玉蕊,山如方丈接瀛洲。

曾留深夜乘鸾女,相对谁家却月楼。

将此层轩拟东阁,正缘诗兴似扬州。

(0)

九日登鸿飞台

拄杖秋登何处台,天高风急雁声回。

疏林红叶纷纷下,绕径黄花细细开。

此地崔嵬聊试脚,明年强健更衔杯。

绿樽乌帽随时足,无用白衣人送来。

(0)

谢直夫乘小舟访予于横山堂兼惠佳篇奉次元韵

谢公雅量含丘壑,夙有江湖万里情。

乃肯屈身登野艇,更容著帽进书生。

诗成绝壁烟霞动,雨过晚云楼阁明。

句法谁堪敌康乐,毫端应挟雪霜清。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