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
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怀。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
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
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怀。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吴潜的《水调歌头·其三》,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月色佳美,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开篇便指出“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和月亮变化的细腻观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接着,“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完美与不足之间微妙情感的体验。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霭碧落,恰似我情怀。”这一句通过月亮驱散阴霾、露出清澈天幕的景象来隐喻诗人心境的变化。这里,月亮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化。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则描绘出诗人独酌月下,忘却世俗纷扰,只留下骨干之坚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放胸襟,也表明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这里通过古代传说中美女月神与天界精灵之间的情感纠葛,来象征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世间情爱的理解。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头发渐苍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于曾经热烈的心事无法轻易实现的无奈。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这一句强调了月亮作为自然界永恒存在的象征,以及诗人与历史上所有人共同享有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旋安排”则是对命运和时间流转的一种无奈之感。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精神生活的强烈愿望。通过“高飞”这一意象,诗人展现出一种脱离凡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中秋月亮的描绘,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美好事物和自由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儒生无力荷干戈,乱后篇章感慨多。
但拿笔头吟白雪,莫挑马箠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