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山偶题三首·其三》
《齐山偶题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腰嵌岩山顶平,此下直眺池阳城。

城中欢戚自流转,不似山石都无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与城之间的对比,以及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织。诗人以“山腰嵌岩山顶平”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山的形态,山腰处岩石嵌入,而山顶则平坦开阔。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最终的豁然开朗。

接着,“此下直眺池阳城”一句,将视角从山转向城,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城池的情景。通过“直眺”,强调了视野的直接与清晰,仿佛能洞察城中的一切。

“城中欢戚自流转”描绘了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都在不断流转变化。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城市的变迁比作人的喜怒哀乐,赋予了城市以生命力和情感。

最后,“不似山石都无情”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山石与城市中人情世故的不同。山石象征着自然界的静默与永恒,而城市则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充满了情感与变化。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与城的独特魅力,以及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建中靖国辛巳八月十日独游碧落洞遂成拙句

碧落嵯峨石室幽,到难嗟我未尝游。

两崖卷束云霞满,一水通流秋色浮。

宛矣壶中延日驭,凝然乳窦滴泉旒。

徘徊注目孱颜久,疑有真仙在上头。

(0)

景泰禅阁

二山相传成,禅阁出山半。

仰观青冥逼,俯见白石粲。

锡杖涌玉泉,铁桥通银汉。

巍然概诸天,恍若登彼岸。

无人解菩提,松涛自昏旦。

(0)

送徐择之秘校还雎阳二首·其一

华裾照地雎阳客,入手当年有春色。

家山归梦不须多,岁晚青翰天际识。

(0)

辇下春怀十绝呈赵达夫·其三

蝶正冶容蜂正狂,莺如羞涩燕如忙。

低枝莫搭鞦韆索,留送婵娟出短墙。

(0)

春日舟中即事

不因门有北堂亲,肯泛孤舟瘴海滨。

万里江湖愁去客,一春风雨厌行人。

花朝水国留题懒,月夜乡园入梦频。

每被烟波惊破胆,却思云石自由身。

(0)

冬日呈郭明远二首·其一

骚雅亡来几百年,不图今日见君篇。

遒豪压倒元才子,清丽追回李谪仙。

风月吟穷三寸舌,江山归欠一囊钱。

此时长啸出门去,但觉绕梁遗韵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