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
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
这首诗是王闿运以琵琶为引,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历史沧桑。"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开篇,以胡笳和琵琶的哀音象征战乱后的悲凉气氛,暗指安史之乱后的动荡不安。接着,诗人通过"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表达了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与现实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描绘了琵琶的精致工艺和演奏者技艺,但又以"柳花如雪"的意象暗示了世事如梦,人事已非。"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借元稹和李谟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中的哀愁。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将历史的变迁与眼前的琵琶联系起来,暗示了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不幸。"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则表达了对宫中女子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战乱带来的腥风血雨的痛心。
最后,诗人感慨"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认为琵琶声中蕴含着千年的历史积怨,而"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则是对往昔热闹繁华的反讽,揭示出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琵琶为载体,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末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哀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