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仙.孔东塘所藏韩滉小忽雷叶东卿拓本,今在陶斋,乙巳上元日感题名》
《琵琶仙.孔东塘所藏韩滉小忽雷叶东卿拓本,今在陶斋,乙巳上元日感题名》全文
清 / 王闿运   形式: 词

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闿运以琵琶为引,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历史沧桑。"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开篇,以胡笳和琵琶的哀音象征战乱后的悲凉气氛,暗指安史之乱后的动荡不安。接着,诗人通过"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表达了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与现实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描绘了琵琶的精致工艺和演奏者技艺,但又以"柳花如雪"的意象暗示了世事如梦,人事已非。"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借元稹和李谟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中的哀愁。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将历史的变迁与眼前的琵琶联系起来,暗示了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不幸。"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则表达了对宫中女子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战乱带来的腥风血雨的痛心。

最后,诗人感慨"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认为琵琶声中蕴含着千年的历史积怨,而"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则是对往昔热闹繁华的反讽,揭示出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琵琶为载体,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末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哀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王闿运

王闿运
朝代:清   字:壬秋   号:湘绮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生辰:kǎi)运(1833—1916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你喜欢

留别周愚卿兄弟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0)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其二

故意还叨累十觞,诸家所历信踰常。

黄尘倦马久非地,野水白鸥终是乡。

勾漏不惟兼采药,长沙更欲访沉湘。

凭虚便谓神仙近,却觉仕途真渺茫。

(0)

挽俞克晦丈二首·其一

忆昨陈平相,乡闾例荐延。

蓬山渝奏墨,岩邑漫铨员。

祠馆归求志,周行数选贤。

那知终不偶,幕府遂终焉。

(0)

送刘通判二首·其二

国祚重兴后,人才应运生。

端殊飞紫鷟,亦异梦长庚。

大半庙堂用,若为州县更。

垂弧贺今日,连茹徯兹行。

(0)

周愚卿同丁永年陈明叔见饯于去城之十里致严堂经夕乃别

林表枫能赤,崖边菊许长。

别情俱惨憺,风日倍荒凉。

岂为钟情极,端由取友良。

颓然醒杂意,初不累杯觞。

(0)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

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

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

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