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有读书客,过我携酒壶。
问我参同契,汝亦尝读诸。
虞翻纳甲法,即是先天图。
伯阳窃其秘,静夜观蟾蜍。
初八二十三,艮兑丙丁殊。
上弦进火候,下弦退阴符。
望盈仰乾盖,晦灭俯坤舆。
震巽庚辛对,坎离戊己俱。
朔旦之日中,交媾水火炉。
彭晓彼何人,哓哓争鲁鱼。
可惜非易学,欲飞血肉躯。
借易弄丹术,邹欣曷不诛。
朝有读书客,过我携酒壶。
问我参同契,汝亦尝读诸。
虞翻纳甲法,即是先天图。
伯阳窃其秘,静夜观蟾蜍。
初八二十三,艮兑丙丁殊。
上弦进火候,下弦退阴符。
望盈仰乾盖,晦灭俯坤舆。
震巽庚辛对,坎离戊己俱。
朔旦之日中,交媾水火炉。
彭晓彼何人,哓哓争鲁鱼。
可惜非易学,欲飞血肉躯。
借易弄丹术,邹欣曷不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在清晨时分携带酒壶拜访诗人的场景,二人共同探讨道家丹鼎之术。其中,“参同契”指的是古代道教的炼丹秘籍,虞翻纳甲法则是指古代的一种占卜之术,而“先天图”则可能是指道教中关于宇宙生成的某种图谱或理论。
诗人通过伯阳窃其秘静夜观蟾蜍,表达了对神秘学问的探求和向往。后续的“初八二十三,艮兑丙丁殊”等用语,充满了道家丹鼎和五行八卦之说,显示出诗人对于这门学问的深入研究。
整首诗语言古奥,充满了神秘色彩,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法则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然而,最后两句“可惜非易学,欲飞血肉躯”却流露出一种对于这种高深莫测之学无法企及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间差距的感慨。
诗中还穿插了对古人彭晓及其它人物或事件的提及,显示出诗人的博学多闻。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融合了道教思想、丹鼎术语以及个人情感表达于一体的诗歌。
两枝残菊两枝梅,同入银罂酿玉醅。
待得陶泓真个渴,二花酒熟与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