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悽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濛,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悽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濛,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李陵的怀念之情。伊昔,意指往昔时光;少卿,即古代名将李陵,他曾筑台以望汉月。月落而泪如横行,表达的是对英雄不幸命运的哀伤与怀想。诗人心中充满了归向汉朝都城的思念,却又感慨于壮士之身在途中遭遇挫折。
至寰州时,那种悠然之感却被突兀的景象所打断。下马登上荒废的台地,只见一片草如雪色,环境给人以荒凉与萧瑟之感。妖氛霭冥濛,是对当时政治气氛的隐喻;六合何恍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周遭世界的迷茫与困惑。
伤怀古代豪杰,清泪不禁涌出,通过吟咏五言诗来抒发对英雄的追思之情。朔风共呜咽,则是把自然界的声音与自己内心的感慨相结合,增添了一份悲凉。
整首诗充满了怀古之情和哀婉之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事的无奈和对英雄不朽的赞颂。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
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
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
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
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
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
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
尘世流光嗟百五,浮图幻界诧三千。
海门翠割蓬莱股,地轴苍擎太华颠。
危石堕云争一发,瘦筇削玉过双肩。
行厨傍午开僧阁,啼鸟留春近客筵。
载酒犹问字,挂巾萧散类逃禅。
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
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
采芳未许芝同茹,结佩空期璧共连。
谷应雄谈惊鹤梦,潭惊长啸起龙眠。
青山若与斯文契,白日宁于我辈延。
造次雪盈明镜里,等闲霞散落花前。
巨灵忽负鳌头矗,旧鬼潜悲马鬛迁。
碑蚀文章苔浸渍,偶迷翁仲草芊绵。
乌鸢蝼蚁俱成累,钟鼎山林各自便。
万井村墟空杼轴,半楼风月尚秋千。
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
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
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
蹑霡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清明约友游昆山(二十四韵)》【明·易恒】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尘世流光嗟百五,浮图幻界诧三千。海门翠割蓬莱股,地轴苍擎太华颠。危石堕云争一发,瘦筇削玉过双肩。行厨傍午开僧阁,啼鸟留春近客筵。载酒犹问字,挂巾萧散类逃禅。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采芳未许芝同茹,结佩空期璧共连。谷应雄谈惊鹤梦,潭惊长啸起龙眠。青山若与斯文契,白日宁于我辈延。造次雪盈明镜里,等闲霞散落花前。巨灵忽负鳌头矗,旧鬼潜悲马鬛迁。碑蚀文章苔浸渍,偶迷翁仲草芊绵。乌鸢蝼蚁俱成累,钟鼎山林各自便。万井村墟空杼轴,半楼风月尚秋千。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蹑霡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hNVJ3Y3Q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