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棘墙,露低庭树。多难悠悠今未已。
百年世事总成空,一笑翻复任眼底。
地角乡关,天涯囹圄。回首君门几万里。
豁然芦杖步圜阶,西风吹散燕山雨。
雾隐棘墙,露低庭树。多难悠悠今未已。
百年世事总成空,一笑翻复任眼底。
地角乡关,天涯囹圄。回首君门几万里。
豁然芦杖步圜阶,西风吹散燕山雨。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领悟。首句“雾隐棘墙,露低庭树”以自然景象起兴,雾气弥漫,棘墙隐没,露珠低垂,庭树低矮,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人生的迷茫与不易。
接着,“多难悠悠今未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切忧虑。“百年世事总成空,一笑翻复任眼底”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虚幻的感慨,即使面对笑谈,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地角乡关,天涯囹圄”两句,将空间的广阔与个体的渺小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囚禁生活的无奈。“回首君门几万里”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与权力中心的遥远距离,以及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微不足道。
最后,“豁然芦杖步圜阶,西风吹散燕山雨”描绘了一幅豁然开朗的画面,芦杖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与自我安慰,步入圆形台阶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升华。西风的吹拂,不仅驱散了燕山的雨水,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