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员常寺·其三》
《游员常寺·其三》全文
明 / 张岳   形式: 五言律诗

竹识初时种,抽梢今几年。

老僧行挂衲,稚子解分泉。

共惜流光逝,翻悲秋露泫。

出山缘底事,抚物空自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淡淡的哀愁。诗人以“竹”为线索,从竹的生长过程写起,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竹识初时种,抽梢今几年。” 开篇即以竹的成长历程象征时间的推移,竹子从种植之初到如今长高,暗含着岁月的流转。竹子的生长是缓慢而持续的,正如时间的流逝,不疾不徐,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周围的一切。

“老僧行挂衲,稚子解分泉。” 这两句描绘了寺中僧侣与孩童的不同生活状态。老僧挂衲,或许是在静心修行,或是回忆过往;而稚子则解分泉水,可能是出于好奇或是帮助他人。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和体验。

“共惜流光逝,翻悲秋露泫。” “共惜”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共同感慨,“翻悲”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秋露泫然,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句话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出山缘底事,抚物空自怜。” 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要离开山林?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生命追求的追问。面对外界的诱惑或压力,人们往往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但这种行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思考,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自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中自然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变迁以及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张岳
朝代:明   字:维乔   号:净峰   籍贯:福建惠安   生辰:1492—1552

( 1492—1552)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猜你喜欢

西江月.寿黄帅干六月十九

隆暑正当三伏,明朝又是双旬。崧高孕秀降生申。

再捧瑶觞称庆。督府赞猷英俊,难淹大展经纶。

倚需召入秉洪钧。上佐万年明圣。

(0)

百字歌.寿张提干六月廿三

乾坤孕秀,正人间六月,下弦时节。

生此清奇潇洒客,秋水精神玉骨。

才吐天芳,毫挥月颖,更彬彬文质。

图南得志,抟风高展鹏翼。

好是大器难淹,暂陪庾使,赞画光原隰。

台省即须登衮衮,黄阁平章有日。

崔室称觞,莱庭戏彩,中外欢声溢。

祝君延寿,箕星上应南极。

(0)

八年神宗灵驾发引四首·其一导引

金殿晚,注目望宫车。忽听受遗书。

白云缥缈帝乡去,抱弓空慕龙湖。

瑶津风物胜蓬壶。春色至、望雕舆。

花飞人寂寂,凄凉一梦清都。

(0)

翠微峰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

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0)

游道林寺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

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0)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

黑眉玄发尚依然,紫绶金章五十年。

三入凤池操国柄,八分龙节付兵权。

东周城阙中天外,西蜀楼台落日边。

莫遣洪垆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