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弄影不惊尘,百忆恒沙认此身。
转盼回头已陈迹,那知犹作未归人。
疏帘弄影不惊尘,百忆恒沙认此身。
转盼回头已陈迹,那知犹作未归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试陈瞻墨十绝》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过往时光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疏帘弄影不惊尘”,以“疏帘”为背景,光影在帘上跳跃,却并未惊动尘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逝的平静与不易察觉。
次句“百忆恒沙认此身”,将记忆比作恒河之沙,数量之多,难以计数,以此来表达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和认同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个人生命中无数珍贵瞬间的累积。
第三句“转盼回头已陈迹”,转眼间,回望过去,一切已成往事,成为历史的痕迹。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对过去事物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一句“那知犹作未归人”,让人思考,即便已经经历了许多,但自己仍旧是那个还未真正归宿的人。这句诗蕴含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以及对自我身份和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记忆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群峰插天瘦千束,瘦比吾园四墙竹。
竹以池水写清深,山亦写之太湖绿。
环我山中如竹中,但有秋气无秋风。
忽收远翳出斜日,照山变作千芙蓉。
芙蓉摇摇动湖影,水底赪霞拓千顷。
霞光在水日在山,日落山昏水天静。
扑襟飒飒湖雨来,合岚为云低不开。
揭云乱叶不避雨,绕吾衣袖相盘回。
斯时吾心了无著,僧打空钟倚高阁。
天将元籁散清寥,客有奇思破崖崿。
钟残雨止肩舆行,下窥万仞多明星。
明星非星乃灯火,一路千灯接到城。
忽悬孤月千灯上,掩蔽群峰作屏障。
峰根不见太湖流,但听峰心出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