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细寻讨。
能将日用颠倒求,天地尘沙尽成宝。
俗语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细寻讨。
能将日用颠倒求,天地尘沙尽成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哲学和修养境界的独到见解。开篇“俗语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细寻讨”表明平凡的日常话语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理解。这既展现了诗人对民间智慧的尊重,也体现了他注重生活实践与哲学思考相结合的态度。
接下来的“能将日用颠倒求,天地尘沙尽成宝”则是诗人的一个美好愿景。这里的“日用颠倒求”意味着将日常所用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心灵的转变或对物质的再认识)加以重视和珍惜,使之变得无比珍贵。后半句“天地尘沙尽成宝”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转化后的结果,那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尘土沙石都成为宝贵之物。这不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种提升,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昇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物质世界的重新审视,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富足与物质世界和谐共生的理念。
种葛南山下,春风吹葛长。
二月吹葛绿,八月吹葛黄。
腰䥥逝采掇,织作君衣裳。
经以长相忆,纬以思不忘。
出入君箧笥,长得近辉光。
层冰布河水,中野皓凝霜。
吴罗五文采,蜀锦双鸳鸯。
君恩当断绝,叹息摧中肠。
中肠日以摧,葛叶日以衰。
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东风桃李斗芳辰,城边陌上啼莺新。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