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尽渔家,家家飞楝花。
溪鲭酣涨水,村罟上浮槎。
近墅戎戎乱,冲波片片斜。
予非羡鱼者,相伴立平沙。
出郭尽渔家,家家飞楝花。
溪鲭酣涨水,村罟上浮槎。
近墅戎戎乱,冲波片片斜。
予非羡鱼者,相伴立平沙。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渔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渔家生活画面。首句“出郭尽渔家”点出渔村位于城郭之外,满眼皆是渔家小屋。次句“家家飞楝花”则通过“飞楝花”的意象,展现出渔家房前屋后楝树花开的繁盛景象,富有诗意。
“溪鲭酣涨水”写的是溪流中的鲭鱼在涨水季节欢快游动,生动描绘了鱼儿畅游的场景。“村罟上浮槎”进一步描绘了渔夫们撒网捕鱼的劳动场景,渔船随着水流漂浮,显示出渔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近墅戎戎乱,冲波片片斜”两句,通过“戎戎乱”和“片片斜”形象地刻画出渔网在水中摇曳、捕鱼时的动态,富有动感。最后,“予非羡鱼者,相伴立平沙”表达了诗人虽然不是垂钓之人,却愿意站在岸边陪伴这些渔人,流露出对这种简单而自在生活的欣赏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渔村生活的恬静与渔民们的勤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民间生活的深深热爱。
吞吴情拂郁,灭魏思飞骞。
管乐宁同座,萧曹定隔藩。
南征韬剑戟,北伐誓旌幡。
万事三分策,千秋二表言。
庸禅知尽瘁,桀懿询加餐。
日惨祁山戍,天昏渭水原。
金牛炎社促,铁马夜台喧。
古柏笼祠砌,枯桑抱屋垣。
江空残月堕,峡迥断云翻。
白帝留营阵,伤心乱石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