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

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

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cuìqiūwǎndēngqiàtíng
sòng / fèi

mǎnbēiliángpíngshuíduànsòngqiū

xúnsēngqiúzhúshèkǎnjiāngliú

tiāngāoyànjiānchūméiōu

shíwēishēnquèxiànchóu

注释
满目:满眼。
悲凉:凄凉。
意:景象。
凭:依靠,凭借。
谁:何人。
寻僧:寻找僧人。
求:寻求。
竹舍:竹制的小屋。
俯槛:从栏杆向下看。
江流:江水。
天末:天边。
高低:上下起伏。
雁:大雁。
波间:水面之间。
出没:忽隐忽现。
时危:时局危险。
身局促:处境艰难。
却:反而。
羡:羡慕。
汝:你。
翻译
满眼望去尽是凄凉景象,又有谁能终结这秋天的凋零?
我寻找僧人希望能找到一间竹屋,从栏杆处可以俯瞰江水潺潺。
天边的大雁时高时低地飞翔,水面上的鸥鸟忽隐忽现。
时局动荡不安,我身处困境,反而羡慕你们没有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登上一座亭台的感受和所见。"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萧瑟景象时的无限哀愁,似乎在寻找能够与之分享这种情感的人。这两句通过对秋色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孤独。

接下来的"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寻僧"可能是指寻找一位高僧,以期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求竹舍"则表现出对自然环境和简朴生活的追求。而"俯槛得江流"则是在说诗人从亭台上俯视,可以看到下面的江水,这种景象给了他一份宁静。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这两句通过描写远处的大雁和近处的水鸟,增添了一种动态美。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界的小生物,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氛围。

最后的"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在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的处境困顿,但同时又对那些没有忧愁的人感到羡慕。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是这首诗深刻之处。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秋意和哲思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十二

断堤遗址古长城,一径中分万柳青。

年少每忺春酒美,诗人偏厌绮罗腥。

(0)

分省早集怀钱员外蔡都事汤管勾

閒岁涉戎旅,终年废丘壑。

一为尘网婴,竟负烟霞约。

今晨适公署,时暑秋已薄。

山翠落檐楹,湖光映帘幕。

同袍二三侣,分携异今昨。

畏途属贤劳,端居念离索。

蹉跎愧衰暮,僶俛参画诺。

临事每参差,忧时空謇谔。

览此山水胜,写我情虑恶。

迟子早还归,开尊共斟酌。

(0)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二

起寻千步沙,穹石塞行路。

怒涛所摐击,徒以顽险故。

卓哉梅子真,与世良不遇。

上书空雪衣,烧药乃烟树。

玄螭时侧行,缟鹤一回顾。

从之招羡门,沧海昼多雾。

(0)

天历庚午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皆乙卯榜进士偶成绝句纪其事出院明日有敕督修经世大典又成小诗寄诸弟·其一

省垣东畔至公堂,十五年前战艺场。

饱食大官无补报,两科来此校文章。

(0)

至海口

曾随仙仗集灵台,流落于今岂不材。

但比麻姑休狡狯,两行持节过蓬莱。

(0)

次韵竹枝歌答袁伯长三首·其二

春江风涛苦欲归,东尽沧溟南斗低。

明年白日百花静,忆尔琴中乌夜啼。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