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
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
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
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
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
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登上一座亭台的感受和所见。"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萧瑟景象时的无限哀愁,似乎在寻找能够与之分享这种情感的人。这两句通过对秋色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孤独。
接下来的"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寻僧"可能是指寻找一位高僧,以期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求竹舍"则表现出对自然环境和简朴生活的追求。而"俯槛得江流"则是在说诗人从亭台上俯视,可以看到下面的江水,这种景象给了他一份宁静。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这两句通过描写远处的大雁和近处的水鸟,增添了一种动态美。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界的小生物,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氛围。
最后的"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在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的处境困顿,但同时又对那些没有忧愁的人感到羡慕。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是这首诗深刻之处。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秋意和哲思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
閒岁涉戎旅,终年废丘壑。
一为尘网婴,竟负烟霞约。
今晨适公署,时暑秋已薄。
山翠落檐楹,湖光映帘幕。
同袍二三侣,分携异今昨。
畏途属贤劳,端居念离索。
蹉跎愧衰暮,僶俛参画诺。
临事每参差,忧时空謇谔。
览此山水胜,写我情虑恶。
迟子早还归,开尊共斟酌。
起寻千步沙,穹石塞行路。
怒涛所摐击,徒以顽险故。
卓哉梅子真,与世良不遇。
上书空雪衣,烧药乃烟树。
玄螭时侧行,缟鹤一回顾。
从之招羡门,沧海昼多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