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已遂遁山林,何况霜毛两鬓侵。
习气尚存诗入梦,病根未去药关心。
猿知秋近啼先苦,鹤阅年多顶渐深。
不忍顿疏风月在,粗能扶杖即登临。
少年已遂遁山林,何况霜毛两鬓侵。
习气尚存诗入梦,病根未去药关心。
猿知秋近啼先苦,鹤阅年多顶渐深。
不忍顿疏风月在,粗能扶杖即登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散怀》,表达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少年已遂遁山林”描绘了诗人早年选择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暗示了他对世俗的淡泊。次句“何况霜毛两鬓侵”则通过描写自己白发增多,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衰老。
第三句“习气尚存诗入梦”,表明诗人虽然年老,但诗歌创作的习惯依然存在,诗歌成为他寄托情感的方式。第四句“病根未去药关心”则揭示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仍对药物有所期待,希望能缓解病痛。
第五、六句“猿知秋近啼先苦,鹤阅年多顶渐深”,以动物为喻,猿猴因感知秋天来临而哀鸣,白鹤则因年岁增长头顶羽毛变白,寓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不忍顿疏风月在,粗能扶杖即登临”,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体不支,也舍不得放弃与自然的亲近,哪怕只能扶杖而行,也要尽力欣赏眼前的风月景色,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晚年的豁达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