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寄子济兄》
《奉寄子济兄》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xiōng
sòng / hóng

zhǐpíngān驿tǒngménsānyìnxiéfēng

chányánbiànfēijiùyǐnyóucúnsōng

yǒuwénzhāngchuánhàndāngjīnrénshǎonánróng

biǎnzhōuyuǎnjiànlóngchíyuēgòngtīngchányuánràofēng

翻译
一封寄予平安的信投入驿站筒,敲门三下打开那倾斜的封口。
不必理会那些恶意的流言蜚语,如同杂草丛生,我依然坚守旧日的隐居生活,陪伴着菊花和松树。
哪里会有像李白、韩愈那样的文采流传后世,如今的人才中已难觅南容这样的人物。
驾着小船远赴约定的龙池之地,一同倾听那环绕碧峰的潺潺流水声。
注释
平安:指代平安的信息或祝福。
萋兮菲:形容杂草丛生,比喻流言蜚语。
旧隐:过去的隐居之处。
李汉:李白和韩愈,均为唐代著名诗人。
南容:南朝人,以才德著称。
扁舟:小船。
龙池:可能指宫廷或重要的地方。
碧峰:青翠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奉寄子济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这两句描绘了书信的传递过程,通过官府驿站寄送,表达了作者急于想让远方亲人知道自己的平安。这里的“一纸”指的是那封包含着平安信息的家书,而“打门三印启斜封”则是说这封信经过多次转手,每到一处都要用印章确认,才能继续传递。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流言蜚语的漠视,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这里的“谗言”指的是不实之词或是别人对自己的诽谤,而“勿辩”则表示不去解释和争辩,保持一颗平常心。而“旧隐犹存菊与松”则表达了对往昔隐居生活的怀念,那里的花(菊)和树(松)都成了记忆中的美好符号。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这两句中,诗人提到历史上的文学家李汉,其文章流传后世。同时,他感慨于当下难以找到像李汉这样的才子,或者说是品格高尚、文采飞扬的人物越来越稀缺。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泛舟于龙池,共同聆听山间清泉之声,这些都是自然界给予的美好。这里的“扁舟”指的是那只平底的小船,“践龙池约”则是说小船在水面上缓慢前行,而“共听潺湲绕碧峰”则是共同聆听那清脆而连绵的山泉声,环绕着那些青翠欲滴的山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书信传递平安、对谗言漠视、怀念旧隐、感慨当世人才稀缺以及与友人共享自然美景等几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登楼有感

好趁西风理钓舟,半生书剑两悠悠。

凭高有恨无人识,空负关河万里秋。

(0)

编篱已种渊明菊,凿沼还栽茂叔莲。

(0)

三和·其一

易简乾坤正理,宽平雅颂真情。

何处如今更有,壁间床下秋声。

(0)

杨梅

吾家里曲修家木,叶如海桐实如谷。

闻名谓是金作丸,见面恍惊珠夺目。

直将甘软换严酸,坐使筠笼荐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实无声渠甚武。

雕盘供蜜渍中乾,犀箸下盐苏齿楚。

蔗糖煎实茗煎仁,枯腊犹堪诧儿女。

棱梅一种腰如束,岁岁年年官所录。

城中贵买谁得知,城外贱科人自哭。

君不见泸戎荔子翠眉须,从来尤物非人福。

(0)

次黄司户红糟韵四首·其一

督邮面上多赪红,如此妩媚非真容。

向来清白不受采,正气本自天和钟。

尔来施朱学时样,调羹亦复资醲丰。

急须破瓮覆残滓,勿以软美宜新菘。

(0)

用韵为席婿寿

仲吕欲转蕤宾宫,巽位未放离风通。

世有大族传伊嵩,天与峻秀包邙熊。

生申降甫何穹崇,赤昴太白来虚空。

星光岳气煜以充,圣樽贤斝醒复中。

援琴大叫苍梧风,呵斗插向南云东。

向来两手超逢蒙,连取三鹗摧其衷。

南宫作赋羞雷同,坐见瓦釜欺玲珑。

老驓迥立雌群雄,大花晚折王众丛。

不妨吾事日以隆,小待造物观其终。

良金美玉无不公,阳春白雪无不聪。

琅函毡字书春功,绣鞯绒坐开晓幪。

我时一醉衰颜红,但愿玉贵甘冰穷。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