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里曲修家木,叶如海桐实如谷。
闻名谓是金作丸,见面恍惊珠夺目。
直将甘软换严酸,坐使筠笼荐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实无声渠甚武。
雕盘供蜜渍中乾,犀箸下盐苏齿楚。
蔗糖煎实茗煎仁,枯腊犹堪诧儿女。
棱梅一种腰如束,岁岁年年官所录。
城中贵买谁得知,城外贱科人自哭。
君不见泸戎荔子翠眉须,从来尤物非人福。
吾家里曲修家木,叶如海桐实如谷。
闻名谓是金作丸,见面恍惊珠夺目。
直将甘软换严酸,坐使筠笼荐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实无声渠甚武。
雕盘供蜜渍中乾,犀箸下盐苏齿楚。
蔗糖煎实茗煎仁,枯腊犹堪诧儿女。
棱梅一种腰如束,岁岁年年官所录。
城中贵买谁得知,城外贱科人自哭。
君不见泸戎荔子翠眉须,从来尤物非人福。
这首诗描绘的是杨梅,诗人项安世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杨梅的外观和口感。首句“吾家里曲修家木”暗示杨梅生长在曲折的乡间小道旁,其叶如海桐,果实如谷,形象地展现了其繁茂与硕大。诗人惊叹其犹如金丸般珍贵,又如明珠般耀眼,令人惊艳。
杨梅的甘甜代替了酸涩,被精心储藏在精美的竹篮中,如同被送到富贵人家的金屋。接下来描述了雨后杨梅的甜美,即使在五月的雨季,其滋味依然强烈。诗人还提到了用蜜渍和盐苏来增添风味,以及用蔗糖和茶叶烹煮的多样吃法,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杨梅虽好,却被官府垄断,城外之人只能以低价购买,感叹其不公。诗人以泸戎荔子为例,指出即使是美物,如果分配不均,也可能成为不幸的源头。最后,诗人感慨杨梅虽美味,但并非人人可享,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既赞美了杨梅的美味,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