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讽五首·其五》
《感讽五首·其五》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0)
鉴赏

诗人以秋水之清澈、秋草之枯萎起兴,通过石根与石畔的对比,描绘出一幅深秋山谷的独特景象。随后,侵湿衣衫的野竹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而蛰虫在垂挂的叶片间穿行其间,表现了秋季生物的活力与生机。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夜幕降临后的岑中,月亮如银河般流淌而下。蟾蜍(即蛤蟆)攀附在空中的藤蔓上,显得格外清秀。这一景象不仅写出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

接下来,桂花的露珠滴落,如同仙娥轻盈的脚步声。星辰点缀其间,仿佛在云端逗留不前。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诗中意境的梦幻色彩。

然而,凄凉之情随着栀子花的落下而至,山璺(古代指宫殿中的钟)也似乎在清晨的露水中低声啜泣。这两句以物写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一位名为张仲蔚的人物出现在诗中,他正披阅着案头已经陈旧的书籍。这个场景传递出了对知识、学问不离不弃的执着,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多个意象和情境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小重山·其一寒食

春水溶溶寒食天。王孙芳草绿、上风鸢。

深闺帘暮玉钩闲。人何在,一半傍秋千。

堤外打榆钱。酒旗频驻马、杏花烟。

莺声啭出画楼前。牢记取,年少有金丸。

(0)

浣溪沙

漫数禁愁又几时,年来应悔费相思,故留镜影遣人知。

别绪可随云鬓剪,音书却被海帆迟,一回惆怅一回痴。

(0)

元日,赋得春城回北斗,限城字

春信入边城,东移斗柄横。

势欹河汉直,光回夜潮平。

望阙瞻云地,三年万里情。

此中占气象,天海共澄清。

(0)

夜行

不辨路何处,行行月影中。

虫吟千树碧,犬吠一灯红。

屈折迷新径,扶持仗小僮。

到家还不寐,閒坐理丝桐。

(0)

三月菊花·其一

历尽风霜年复年,天留晚节斗繁妍。

春花不比秋花瘦,此是延龄第一仙。

(0)

雨中花令.两色牡丹

十里中央铺锦障。醉芙蓉、翠屏金掌。

魏紫酣霞,姚黄染月,双带同心一样。

国色秾华欢共仰。倚阑干、殢人瑶想。

禁院风披,梵宫日换,花与春旗争放。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