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苦无营,乘闲偶访僧。
山深云作伴,庵迥石为朋。
古木含苍藓,幽花落翠藤。
昏钟三扣罢,童子上香灯。
兀坐苦无营,乘闲偶访僧。
山深云作伴,庵迥石为朋。
古木含苍藓,幽花落翠藤。
昏钟三扣罢,童子上香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景。他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偶尔去拜访山中的僧侣。环境给人的感觉是深远和宁静,云彩伴随着他,就像朋友一样;庵堂的布局和石头也如同老朋旧友。古树上覆盖着青苔,隐秘的花朵落在绿色的藤蔓上。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当暮色降临,僧侣敲响了三声钟声之后,一个孩童轻手放上了香炉中的灯笼。
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和情境,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豁然。整首诗充满了禅意,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生活图画。
蒸愁作诗牢成城,一字动费髭数茎。
不如单舸就烟水,鸥鹭邀我尸秋盟。
昨宵败兴夜转午,雨止无奈痴云横。
却留奁镜待三五,匹练切汉禽不惊。
山河大地指头在,影过莫话修罗兵。
此江湍濑幸稍远,所慊潮汐通裨瀛。
我衡君宇间一苇,还往相饷风月清。
顷来似嫌村酒薄,挈榣教助衰颜赪。
世间何者算吾有,园池草木空菁英。
佳人良夜岁几见,不醉忍放金盆倾?
鉴亭此际正可鉴,照见平子巡檐情。
相望村郭三月近,诗筒如响谁严程?
北来新雁乱心曲,归橹怕作呕鸦声。
区区人事君,抚衷有深愧。
箓葹或妄收,冥鸿渺难致。
波流万人海,肝赡君小异。
攀鳞愿始酬,伏枥志莫遂。
昂昂千里姿,局促仰徒隶。
龙德疑天渊,精魂敛壮士。
积惨摧越石,醇酒死无忌。
宿昔同驰驱,居困气弥厉。
岂意沉寒灰,翻坐回羲辔。
辛苦卅年心,回注经天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