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四首·其四》
《感遇四首·其四》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綵云,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0)
注释
宋玉:古代文人名。
事:侍奉。
楚王:战国时期楚国君主。
立身:个人品行。
高洁:高尚纯洁。
巫山:中国著名山脉,有神女峰之说。
赋:创作。
綵云:彩色的云霞,比喻美好的诗篇。
郢路:郢都的道路,代指郢都文化圈。
白雪:比喻清雅的诗歌。
举国:全国上下。
莫:没有。
和:相和,呼应。
巴人:指巴地的居民。
卷舌:沉默不语,形容惊讶或不敢应和。
感:感动。
登徒言:登徒子的言论,可能指轻浮或贬低女性的言论。
恩情:情感,这里指爱情。
中绝:中断,断绝。
翻译
宋玉侍奉楚王,自始至终保持高尚纯洁的品格。
他在巫山写下描绘彩色云霞的诗篇,在郢都道路上吟唱如白雪般清雅的歌曲。
全国上下无人能与他诗歌相和,连巴地的人也都沉默不语。
一次被登徒子的话触动,他的恩爱之情就从此中断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感遇四首·其四》。从这短短的几行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高洁的品格和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他以古代的忠臣宋玉为榜样,立志要在政治上保持清白廉洁的地位。

"巫山赋綵云,郢路歌白雪。"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热爱,以及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巫山和郢路都是古代著名的地方,诗人在这里通过赋和歌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和境界。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独特才能,他的文学成就甚至让整个国家的人们都难以相比,连巴蜀之地的人们也只能惊叹到目不转睛。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一旦有所触动,便能激发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美好的情感往往因为世事无常而中断。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不仅在文学上卓尔不群,更在精神上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他的诗歌如同他的人生,高洁、超脱又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四首·其一

行穿荦确度谽谺,路跨清溪一木斜。

历尽艰危到平地,坏垣攲屋两三家。

(0)

纵笔二首·其一

骑鹤翩翩过月傍,浩然风露九秋凉。

忽闻捲地潮声起,始觉江山近故乡。

(0)

园中杂书四首·其一

萧萧慈竹鸟呼风,宛似山光小阁东。

剩欲杖藜寻昨梦,更添红绽绿阴中。

(0)

道石三首·其二

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复还。

投老东归风味在,舂陵小岫伴身闲。

(0)

老学庵北窗杂书七首·其四

小龙团与长鹰爪,桑苧玉川俱未知。

自置风炉北窗下,勒回睡思赋新诗。

(0)

杂感六首·其四

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何日群胡遗种尽,关河形胜得重游。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