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驭来时,长占定、一年清绝。
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
月露偏为丹桂地,风霜欲放黄花节。
听玉笙、缥缈度缑山,吹初彻。曾直把,龙鳞批。
曾戏取,鲸牙拔。向绛河濯足,咸池晞发。
俗子底量吾辈事,天仙不在臞儒列。
世岂无、瑶草与蟠桃,堪攀掇。
鹤驭来时,长占定、一年清绝。
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
月露偏为丹桂地,风霜欲放黄花节。
听玉笙、缥缈度缑山,吹初彻。曾直把,龙鳞批。
曾戏取,鲸牙拔。向绛河濯足,咸池晞发。
俗子底量吾辈事,天仙不在臞儒列。
世岂无、瑶草与蟠桃,堪攀掇。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鹤驭来时,长占定、一年清绝"写出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那份"清绝"如同鹤归巢一般,使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纯净。
接下来的"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则是对广阔天地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这种描述,展现了自己胸襟的开阔。"月露偏为丹桂地,风霜欲放黄花节"中的"丹桂"和"黄花"都是高洁之物,它们在月露和风霜中更显得珍贵,这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钟与珍视。
"听玉笙、缥缈度缑山,吹初彻。曾直把、龙鳞批。曾戏取、鲸牙拔"这几句则充满了动感和力度,通过对音乐和器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和驾驭。
"向绛河濯足,咸池晞发"中的"绛河"和"咸池"都是美好的自然景象,这里诗人的脚步似乎也随着自然的节奏而移动,显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最后,"俗子底量吾辈事,天仙不在臞儒列。世岂无、瑶草与蟠桃,堪攀掇"则是诗人对世俗的超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这里,"瑶草"和"蟠桃"象征着高洁和美好,而"天仙不在臞儒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已经脱离尘世、达到至高境界者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追求。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颍滨七十无住著,我室初成四十七。
前贤蚤达尚如斯,我已多公五千日。
屋成作客可十年,此老八十终斯言。
我今追公尚一纪,来日盈缩犹茫然。
制衣起屋俱犯戒,无屋无衣两为大。
世间万事且随缘,运海巢枝俱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