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的《戊午春帖子》中的两句。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对明时(政治清明时期)难得一遇的感慨。"晴窗日日拟雕虫",形象地写出词人在晴朗的窗户下每日研习文学,试图在文字中寻觅才华和机遇,"雕虫"暗指文人墨客的微小技艺。“惆怅明时不易逢”则流露出对于时局稳定、贤明政治的向往与不易得之的惋惜。
后两句“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进一步借景抒情。"二十五弦"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可能是琵琶或筝,而"人不识"暗示了这种技艺的冷落。"淡黄杨柳舞春风"则以春天的杨柳随风飘动,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日常场景和自然景象,传达出对明时的渴望和对个人才能难以施展的无奈,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